当前位置:首页 > 临证积验撷萃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em>临证</em>本草讲读  一位二十年临床工作者的中药学讲稿

    临证本草讲读 一位二十年临床工作者的中药学讲稿

    宋永刚著2014 年出版463 页ISBN:9787513216807

    临证本草讲读》是作者近二十年来《中药学》教学与感悟的总结,融入了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而且毫无保留。本书从概说、性能特点、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临床经验几个方面对临床常用中药进行了阐述,言辞...

  • 病机<em>临证</em>分析  运气学说

    病机临证分析 运气学说

    任应秋编著2009 年出版275 页ISBN:9787532397754

    病机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它是研究“辨证”的基本知识,既散见于《灵枢》、《素问》两部古医经中,尤其集中地记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十九条。因此,从来研究病机的,无不首先研习这十九条。惟十九......

  • 李培旭肾病<em>临证</em>验方验案

    李培旭肾病临证验方验案

    李培旭著2016 年出版288 页ISBN:9787534951749

    本书介绍“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2014年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李培旭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的肾脏病临证经验。选编了20种现代医学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膜性肾病、糖尿...

  • 幼科传承录  李乃庚儿科<em>临证</em>经验医案集要

    幼科传承录 李乃庚儿科临证经验医案集要

    李乃庚,李志武,张妍主编2013 年出版251 页ISBN:9787030390837

    本书介绍:1.医路篇自我介绍学医、行医、治学经历,特别是已故恩师江育仁教授的高尚医德和学习精神、精湛医术和约法三章的带徒要求,规范了我的人生之路,也许对学医者能有所启示。2.医论篇阐述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

  • 陈国权八法验案  经方<em>临证</em>要旨

    陈国权八法验案 经方临证要旨

    陈国权编著2018 年出版247 页ISBN:9787504679697

    鉴于现行教材《方剂学》之八法部分内容尚欠完备,不利于临床灵活使用经方、时方。本书基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之八法证治,结合清·程钟龄(国彭)《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之要义,着眼于临床证治,系.....

  •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名医论著系列  彭胜权<em>临证</em>思辨录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名医论著系列 彭胜权临证思辨录

    吴智兵著,李永宸著2014 年出版262 页ISBN:9787515206486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临床经验,主要为彭胜权对中医治疗传染病、中医热病、外感久咳、多种肝病等十余种(类)病症的辨证论治、经验体会的总结。第二部分为医案精华,由彭胜权弟子长期随诊,忠实记录,对近十多......

  • 土荣华从医60年<em>临证</em>随笔

    土荣华从医60年临证随笔

    土晓明,土卫东编著2014 年出版307 页ISBN:9787515205854

    此书是民间医生土荣华先生从医60年临床证治经验总结的医学专著。书分5篇。首先着重介绍作者近30年来在诊治男女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生殖系统感染性疾患等方面所研创的“强精丹、和乐丹、肾前康、妇女康...

  • 盛灿若针灸<em>临证</em>精华集

    盛灿若针灸临证精华集

    陈理,王和生主编2013 年出版264 页ISBN:9787117180290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如何学好针灸”,是盛灿若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教学经验,从读、练、观、悟、写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好针灸的方法,为初学针灸者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盛灿若...

  • 刘伟胜从医50年<em>临证</em>集萃

    刘伟胜从医50年临证集萃

    李柳宁,陈海,邓华等整理2013 年出版254 页ISBN:9787117167970

    刘伟胜教授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5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学验俱丰。特别是在治疗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疑难重症方面有独到经验和体会。本书从医家小传、专病...

  • 刘尚义常用药对辨析与<em>临证</em>应用

    刘尚义常用药对辨析与临证应用

    唐东昕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2016 年出版198 页ISBN:9787030469793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分册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的临床常用药对,根据刘老用药的规律主要划分为生熟药对、同株药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