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中国抒情传统研究 译两汉诗学接受为中心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 购买点数:11 点
- 作 者:任树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76429
- 标注页数:283 页
- PDF页数:293 页
绪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艺术特质”理论之研讨 9
第一章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两汉“和合”诗学 18
第一节 “和合”界域阐释 19
一 哲学、美学境域中的“和合” 19
二 诗学特质境域中的“和合” 28
第二节 文本与文化共谋作用下的“和合”诗学展演 45
一 “和合美学”的文本开展 45
二 “温柔敦厚”的诗教悖论 56
第三节 “和合”图谱中的言志诗艺 68
一 先秦言志诗艺的理论建构与实践 69
二 “和合”特质视域下的两汉言志诗艺阐释 80
小结 93
第二章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两汉“兴象”诗学 96
第一节 从文学活动论先唐“兴”义的嬗变 97
一 先秦:仪之兴与读者感发志意 99
二 两汉:作者本意与兴喻 121
三 六朝:作者感兴与作品兴味 128
第二节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兴象”诗艺 133
一 殷璠“兴象”说 133
二 明清时期“兴象”诗艺普适性诉求之探讨 139
三 “兴象”的诗学质素意义阐释 144
第三节 先秦两汉“兴象”诗艺的嬗变与建构 151
一 先秦两汉“兴象”诗艺的嬗变 152
二 “兴象”诗艺与舍“事”重“发”的中国抒情传统 174
小结 183
第三章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两汉“体物”诗学 186
第一节 物以类应与离辞连类 190
第二节 “六义”之“赋”兼论《诗经》“赋”法 217
第三节 赋体与体物 233
小结 254
第四章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中国抒情传统论”阐释 257
参考文献 266
后记 279
-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中国抒情传统研究 译两汉诗学接受为中心》任树民著 2016
- 《诗学和意识形态视域内伊格尔顿文化批评作品在中国的翻译重写》王玉峰著 2017
- 《宋代诗学视域下的桃花源主题》杨宏著 2016
- 《汉学视域 中西比较诗学要籍六讲》吴伏生著 2016
- 《比较诗学与他者视域》杨乃乔著 2002
- 《幽玄研究 中国古代诗学视域下的日本中世文学》李东军著 2008
- 《比较与融通 多维视域下的诗学与语言学研究》伍方斐,何明星主编 2018
- 《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汪云霞著 2009
- 《宗教文化视域中的卡夫卡诗学》李忠敏著 2012
-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1900-1940年代)》傅宗洪著 2016
-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中国抒情传统研究 译两汉诗学接受为中心》任树民著 2016
- 《史记一日一得》任树民编著 2006
- 《中华处世经》任树民编著 2010
- 《庶民集》邓树民著 2003
- 《交通图论方法》冯树民著 2017
- 《独行西藏》程树民著 2000
- 《比较宪法学新论》赵树民著 2000
- 《雪打灯》房树民著 1964
- 《小芦花 生活速写集》房树民著 1955
- 《诞生 短篇小说集》房树民著 1955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
- 《FREEDOM OF THE PRESS》DAVID L.GEBERT 2005
- 《Racism and the press》Teun A.van Dijk 2016
- 《Im spiegel per presse 1》Albert Schmitz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