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说 1
(二)五四时代的白话文运动 4
(三)「文言复兴」与反对复古 20
(四)大众语运动底基本性质 30
A 大众语运动底前奏 32
B 大众语运动底意义 44
C 大众语底性质 48
(五)「大众语」与「白话文」 53
(六)大众语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79
A 「普通话」和方言土语问题 79
B 写法拉丁化问题 89
(七)结论 91
附录一 语文论战文献编目 94
附录二 语文论战文献辑要 112
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 汪懋祖 112
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 胡適之 116
告白话派青年 许梦因 137
关于文言文 徐懋庸 143
文言文 齐速 148
文言——白话——大众语 陈子展 151
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 陈望道 155
关于大众语文 胡愈之 159
杂谈读书作文和大众语文学 叶圣陶 164
再谈建设大众语文学 读书问答编者 169
先使白话文成话 夏丐尊 174
大众语问题讨论的现阶段及以后 傅东华 178
关于大众语建设 樊仲云 185
「大众语」底建设问题 任白戈 188
普通话与「大众语」 魏猛克 201
什么是「现代中国普通话」 陈弈 205
话跟话底分家 耳耶 209
话跟文章底分家 耳耶 213
关于「文言文」底形成跟发展 耳耶 218
关于「白话文」底发生跟成长 耳耶 222
文言与新文言 胡绳 227
关于大众语文学底建设 王任叔 230
大众语文运动之路 陶知行 235
从中学生写作谈到大众语 尤墨君 241
再提出点意见 佛朗 246
建设「大众语」并不反对「白话文」 王钢 254
内容与形式 司马疵 258
为「大众语问题批评」 霓璐 269
大众语·土话·拉丁化 叶籁士 274
苏联各民族文学拉丁化与汉字书法拉丁化 冈林 译 280
一个拉丁化论者对于汉字拜物主义者的驳斥 叶籁士 288
由反对文言文到建设大众语 高荒 305
大众运动的几个问题 闻心 310
大众语万岁 吴稚晖 326
不同于吴稚晖先生的两点意见 徐懋庸 335
吴稚晖先生第二信 吴稚晖 341
吴研因先生复信 吴研因 347
关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的意见 黄宾 352
- 《大众语文论战》宣浩平编 1987
- 《大众语文论战》宣浩平编 1987
- 《大众语文论战》宣洁平编 1933
- 《语文论战的现阶段》文逸编著 1934
- 《第一编 52 语文论战的现阶段》《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1989
- 《民国丛书 第1编 52 语言文字类 文言、白话、大众话论战集 语文论战的现阶段 语言文字思想》任重,文逸编;聂绀弩著 1989
- 《民国丛书 第1编 52 语言 文字类 语文论战的现阶段》文逸编 2222
- 《语文 4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编著》熊江平,刘勇强主编 2006
- 《唯物辩证法论战 唯物辩证法论战 下》张东荪编 1934
-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3卷》徐林祥主编 2017
- 《三星:第一主义》姜亚丽,文逸编著 2004
-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文逸译 2003
- 《语文论战的现阶段》文逸编著 1934
- 《做人一定要变通》文逸编著 2007
- 《“空间”的美术史》巫鸿著;钱文逸译 2018
- 《小提琴世界经典名曲二重奏 简易改编版》彼得·莫尔斯改编;陆文逸译 2018
- 《单簧管世界经典名曲二重奏 简易改编版》鲁道夫·莫兹改编;陆文逸译 2018
- 《吉他世界经典名曲二重奏 简易改编版原版引进》马丁·黑格尔改编;陆文逸译 2018
- 《小学数学知识·要点·技能 达标训练 (六年制·五年级作)》文逸,杨文浩,丁锋等编写 1996
- 《民国丛书 第1编 52 语言 文字类 语文论战的现阶段》文逸编 2222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
- 《FREEDOM OF THE PRESS》DAVID L.GEBERT 2005
- 《Racism and the press》Teun A.van Dijk 2016
- 《Im spiegel per presse 1》Albert Schmitz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