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信录 文言诗文备课札记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 购买点数:13 点
- 作 者:陆精康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4440820
- 标注页数:390 页
- PDF页数:402 页
古曲诗歌 备课札记 3
邶风·静女(《诗经》) 3
彤管:解读《静女》的钥匙 3
卫风·氓(《诗经》) 6
《卫风·氓》中的一处疑点 6
九歌·国殇(屈原) 9
说“车错毂兮短兵接” 9
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 12
说“五里一徘徊”之“徘徊” 12
归园田居(陶渊明) 15
陶渊明“误落尘网”多少年? 15
蜀道难(李白) 18
《蜀道难》“奇”在何处? 18
将进酒(李白) 22
“痛饮狂歌”是李白的“局限”吗? 22
《将进酒》的文化精神和豪放风格 27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30
梦境,宫廷生活的投影—《梦游天姥吟留别》主旨寻绎 30
燕歌行(高適) 35
读高適《燕歌行》札记 35
兵车行(杜甫) 44
《兵车行》的创作背景 44
过者·长者·行人·役夫——《兵车行》叙述视角新探 48
旅夜书怀(杜甫) 52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句解 52
秋兴(其一)(杜甫) 57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句解 57
登高(杜甫) 61
杜甫“晚年”“戒酒”了吗? 61
登岳阳楼(杜甫) 65
一个离奇的错字 65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69
岑参《走马川行》本事考略 69
琵琶行(白居易) 73
且说“司马”话“青衫” 73
“弟走从军阿姨死”新解 75
马嵬(李商隐) 77
唐人诗咏杨贵妃 77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82
读《九日齐山登高》小札 82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87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柳永《望海潮》艺术画面欣赏 87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90
《八声甘州》词艺术张力探幽 90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94
一身二任说“何处” 94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 98
苏轼《卜算子》词疑难问答 98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104
关于苏轼“杨花词”歇拍的句读 10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07
关于“赤壁词”过片的两个问题 107
小乔本是乔公女莫指乔玄作乔公 111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113
“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 11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116
英雄失意泪潸潸—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 11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20
辛弃疾警告韩侂胄说难以成立 120
书愤(陆游) 124
《书愤》赏析中的一个问题 124
长亭送别(王实甫) 128
凄清的风景画哀怨的抒情诗—《长亭送别》写景名曲品赏 128
哀江南(孔尚任) 131
“舆图换稿”之泪千古兴亡之悲—试析《哀江南》的多重美学意蕴 131
文言散文备课札记 137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37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137
《烛之武退秦师》史事编年 140
勾践灭吴(《国语》) 143
《勾践灭吴》译文推敲 143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146
也说“持其踵为之泣” 146
揣情摩性曲说婉谏—《触龙说赵太后》说理艺术透视 149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53
荆轲“怒斥太子”语别解 153
樊於期的来历 156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59
“文德,,一词不宜分训 159
孔子缘何专责冉有 16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164
对孔子“与点”的不同理解 164
剖析“为之小,,“为之大,, 168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71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语义探究 171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75
说“折枝” 175
逍遥游(《庄子》) 178
寓言·重言·卮言—庄子《逍遥游》笔法管窥 178
过秦论(贾谊) 182
试说《过秦论》“沉实则稍逊” 182
关于“南取百越之地” 185
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 188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商榷 188
秦围邯郸之役的失败—《史记》“互见法”典型一例 191
屈原列传(司马迁) 195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 195
对上官“夺稿”史实的新审视 199
鸿门宴(司马迁) 203
选文切忌断文脉—评《鸿门宴》的节选 203
“王咸阳”“王关中”辨 205
项羽之死(司马迁) 208
楚汉战争中的项羽应当否定 208
教材注释不可自相矛盾 214
淮阴侯列传(司马迁) 218
“失职怏怏,遂陷悖逆”—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札记 218
《淮阴侯列传》选文注释斟酌 223
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227
《李将军列传》笔法研究—读牛运震、吴见思、李景星三家评 227
报任安书(司马迁) 234
“刑不上大夫”和“施刑于大夫” 234
《报任安书》注、译辨析(六则) 237
苏武传(班固) 241
关于《李陵答苏武书》的几个问题 241
陈情表(李密) 247
谈谈《陈情表》的语言艺术 247
兰亭集序(王羲之) 250
《兰亭序》疑案录 250
“何如此处学长生”—《兰亭集序》主旨寻绎 255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260
陶渊明归因论 260
“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浅析《归去来兮辞》的谋篇特点 264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267
“三驱”注释辨析 267
滕王阁序(王勃) 270
读《滕王阁序》札记 270
《滕王阁序》的隶事用典 276
祭十二郎文(韩愈) 280
《祭十二郎文》三考 280
至情·至性·至文—谈《祭十二郎文》的艺术特点 284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287
名送实留故纵欲擒—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笔法管窥 287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290
对嗜血英雄的拷问 290
《张中丞传后叙》史事详注 294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300
《柳子厚墓志铭》阅读指要 300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306
读《种树郭橐驼传》札记 306
愚溪诗序(柳宗元) 310
“子无我愚,我智如斯”——从《愚溪诗序》观照柳宗元心态 310
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313
《段太尉逸事状》备课问答 313
阿房宫赋(杜牧) 318
阿房宫遗址考古结论与《阿房宫赋》 318
“函谷举”考释 323
朋党论(欧阳修) 326
庆历党争和《朋党论》 326
伶官传序(欧阳修) 333
得《史记》风神咏千年绝调 333
秋声赋(欧阳修) 337
自然·文化·人生—从《秋声赋》观照欧阳修悲情世界 337
六国论(苏洵) 341
重新审视《六国论》中一段文字 34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34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整体感知 344
方山子传(苏轼) 348
《方山子传》疑难详解—兼评《方山子传》参考资料的若干说法 348
赤壁赋(苏轼) 354
画意·诗情·哲理—苏轼《赤壁赋》艺术张力探幽 354
《赤壁赋》教学疑难十问 358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362
《过小孤山大孤山》备课参考 362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366
《〈指南录)后序》一图三误 366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史实真相——《〈指南录)后序》注释辨正 371
五人墓碑记(张溥) 375
周顺昌被逮历史真相 375
《五人墓碑记》献疑 379
《陶庵梦忆》序(张岱) 382
天崩地裂话沧桑—读张岱《〈陶庵梦忆〉序》 382
促织(蒲松龄) 387
对《促织》三个问题的再认识 387
- 《考信录 文言诗文备课札记》陆精康著 2014
- 《知困录 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沈蘅仲编著 1991
- 《漫步于典雅之间 中学文言诗文教学散论》陆精康著 2011
- 《知困录 中学古诗词备课札记》沈蘅仲编著 1996
- 《中学文言文多音多义字字典》喻选芳编著 2002
- 《文言诗文阅读测评》文欣主编 2007
- 《中学文言诗文注译》李凯,晓文主编 1997
- 《初中语文文言诗文译注》中海,耕晨编注 1991
- 《古代文言诗文译注 4》汪泽树主编;罗怀崇,张宗荫编 1989
- 《古代文言诗文译注 2》汪泽树主编;汪泽树,李太斌等编著 1989
- 《考信录 文言诗文备课札记》陆精康著 2014
- 《漫步于典雅之间 中学文言诗文教学散论》陆精康著 2011
- 《改进广东全省农业计划》士陆精治著 1928
- 《中国民食论》陆精治著 1931
- 《实用养鲤法》陆精治著 2222
- 《民国丛书 第5编 34 经济类 中国民食史、中国民食论》郎擎霄撰述;陆精治著 2222
- 《文章构成法新讲》孙有康著 1992
- 《夏天将至》范康著 2019
- 《王静康文集》王静康著 2018
- 《俑舞》何伟康著 1988
- 《上海方言词汇集》(英)艾约瑟(J.Edkins)编著 2016
- 《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汇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 1961
- 《世纪·同步精练 语文 八年级 第二学期》本书编写组编 2009
- 《上海市区方言志》许宝华,汤珍珠主编 1988
- 《钩针编织》唐修凤主编 2008
- 《瓷绘工艺》李瑞昌主编 2008
- 《健康饮食》陈霞飞主编 2008
- 《上海近现代出版文化变迁个案研究》陈丽菲主编 2016
- 《瓷绘工艺 2》李瑞昌主编 2009
- 《红色起点 上海市100个红色地标》邓一帆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