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高速公路 构筑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台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 购买点数:12 点
- 作 者:(美)戴布拉·艾米顿(Debra M. Amidon)著 陈劲 朱朝晖译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81553
- 标注页数:324 页
- PDF页数:349 页
目录 1
总序 1
译者序 1
中文版序 1
序 1
前言 1
第一部分 创新导言 1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压力——关于“为什么”的知识 3
1.1 奥斯汀基地 3
1.2 从全国信息基础设施到全球基础设施 5
1.3 发展的框架 8
3.3 实现创新战略 9
1.4 知识社会的潜力 10
1.5 可持续的基础 14
1.6 没有边界的生产率 15
1.7 小结 16
第二章 知识价值观——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19
2.1 悖论的解决 20
2.2 观点的形成 22
2.3 从转移到转换 24
2.4 创新的重新定义 28
2.5 新旧的混合 32
2.6 小结 32
第三章 从计划编制到创新战略——关于“怎样”的知识 35
3.1 计划的向下趋势 36
3.2 创新的地图 36
3.4 小结 44
第二部分 架构未来 45
第四章 知识绩效经济学 47
4.1 概念溯源 49
4.2 全新的基础 52
4.3 国家举措 54
4.4 社会层次——成功的新指标 59
4.5 构思设想 61
4.7 小结 62
4.6 行动措施 62
第五章 知识结构 65
5.1 概念溯源 66
5.2 回到“生产率悖论” 69
5.3 文化是关键 70
5.4 为获取协作优势而建的平台 72
5.5 构思设想 74
5.6 行动措施 75
5.7 小结 76
第六章 知识员工 79
6.1 概念溯源 80
6.2 新的实践 83
6.3 知识职业的形成 86
6.4 构思设想 89
6.5 行动步骤 89
6.6 小结 90
第七章 知识过程 93
7.1 概念溯源 94
7.2 把系统设想为模型 97
7.3 新的实践 99
7.4 实施知识战略 101
7.5 雷达网的创新 102
7.6 构思设想 104
7.7 行动措施 105
7.8 小结 105
第八章 知识处理技术 109
8.1 概念溯源 110
8.2 协作技术 111
8.3 电子商务的意义 112
8.4 新的实践 113
8.5 道路的演化:消除数字鸿沟 115
8.6 构思设想 118
8.8 小结 119
8.7 行动措施 119
第三部分 全球一个网 121
第九章 恩托维雄:案例研究 123
9.1 创建网络 124
9.2 参与过程 126
9.3 概念的证明 127
9.4 建立社会资本 135
9.5 学到的教训:网络回顾 137
9.6 什么是正确的 138
9.7 什么走入了歧途 139
9.8 小结 140
第十章 知识策略的全球动力 143
10.1 恩托维雄100(E100) 145
10.2 全球回应:相近而又不同 147
10.3 问题的回应 149
10.4 他们如是说 154
10.5 宣言:全球网络的价值 159
10.6 小结 165
第十一章 创新战略发展趋势 167
11.1 E100的超观观点 169
11.2 创新战略的十个维度 172
11.3 案例研究:国际先进制造协会(CAM-I) 183
11.4 关键发现 188
11.5 小结 188
第四部分 实践中的创新领导 191
第十二章 现代知识领导:7C 193
12.1 知识经济中的领导如何不同? 195
12.2 管理议程的重新界定 195
12.2.1 知识领导是情景(Context)的问题 196
12.2.2 知识领导是能力(Cornpetence)的问题 197
12.2.3 知识领导是文化(Culture)的问题 198
12.2.4 知识领导是社团(Communnities)的问题 201
12.2.5 知识领导是交谈和通用语言(Conversations and Common Language)的问题 203
12.2.6 知识领导是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s)的问题 204
12.2.7 知识领导是指导(Coaching)的问题 206
12.3 领导,从你开始 207
12.4 小结 209
第十三章 智慧实践者榜样 211
13.1 马库斯·斯芬·伯尔肯克拉博士(Dr.Marcus Speh Birkenkrahe,新西兰/英国) 213
13.2 伊冯·布玛(Yvonne Buma,荷兰) 214
13.3 贾维尔·卡里略博士(Dr.Javier Carrillo,墨西哥) 215
13.4 乔奇姆·多林(Joachim Doering,德国) 217
13.5 列夫·埃德文森(Leif Edvinsson,瑞典) 219
13.6 亚历杭德·罗弗尔南德斯(Alejandro Fernandez,委内瑞拉) 220
13.7 彼罗·佛密卡博士(Dr.Piero Formica,意大利) 222
13.8 鲍勃·佛朗哥(Bob Franco,美国) 223
13.9 辛迪·戈登(Cindy Gordon,加拿大) 224
13.10 博比·雷·英曼上将(Admiral Bobby Ray lnman,美国) 225
13.11 基思·琼斯(Keith Jones,加拿大) 227
13.12 乔治·科资麦斯基博士(Dr.George Kozmetsky,美国) 229
13.13 刘清分(Chin Hoon Lau,马来西亚) 230
13.14 多戈·麦克纳马拉(Doug Macnamara,加拿大) 232
13.15 汤姆·马龙博士(Dr.Tom Malone,美国) 234
13.16 埃尼卡·马尔斯尔·劳伦特博士(Dr.Eunika Mercier-Laurent,法国) 235
13.17 埃德娜·帕什博士(Dr.Edna Pasher,以色列) 237
13.18 安特·帕里克博士和卡门·杰西科(Dr.Ante Pulic and Karmen Jelcic,克罗地亚) 239
13.19 约格·斯坦黑利博士(Dr.Joerg Staeheli,瑞士) 240
13.20 齐纳亚·史丹佛(Xenia Stanford,加拿大) 241
13.21 赫伯特·圣·昂治(Hubert Saint Onge,加拿大) 243
13.22 小结 244
第十四章 创新基础设施的演化 247
14.1 全球知识合作 248
14.2 网关开发 251
14.3 KALiF——欧洲的前景 252
14.4 知识潮流——新西兰 253
14.5 新加坡——“一个创新的国度” 255
14.6 共享网络:企业模式 256
14.7 跨边境地区开发协会 259
14.8 非洲开发的新合作:非洲的举措 260
14.9 联合国 261
14.10 小结 262
第五部分 新千年展望 265
第十五章 知识的千年一代 267
15.1 未来的展望 268
15.1.1 从共享知识和实践到共享意图和目标 268
15.1.2 从傲慢的自信到谦逊的怀疑 269
15.1.3 从基于金钱的价值观到基于智慧的价值观 269
15.1.4 从基于新事物的增长到基于经验的持续性增长 269
15.1.5 从专家出售私有知识到社会公共知识共享以增加社会责任 270
15.1.6 从基于角色和任务的组织到基于关系文化的组织 270
15.1.7 从个人主义的世界观到团队观念 270
15.2 趋势 271
15.2.1 组织 271
15.1.9 从破坏环境的知识利用到维持环境的知识贡献 271
15.1.8 从数字技术作为传播知识的机制到数字技术作为创造知识的工具 271
15.2.2 价值观 272
15.2.3 目标 272
15.3 全球知识合作 272
15.4 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世界大会 275
15.5 少年阿尔普巴赫活动 277
15.6 JADE网络 277
15.7 新西兰 278
15.8 小结 281
第十六章 二十一世纪的创新蓝图 283
16.1 创新案例 284
16.2 稳固的基础 285
16.3 创造一个创新的文化 289
16.4 多重经济层面 290
16.4.1 微观经济层面(组织内部) 291
16.4.2 中观经济层面(组织间) 291
16.4.3 宏观经济层面(跨国) 292
16.5 构建企业创新愿景 293
16.6 小结 294
第十七章 创建世界性思想贸易 297
17.1 发展中的愿景 299
17.2.1 原则一: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301
17.2 国家安全的恩托维雄五项原则 301
17.2.2 原则二:这是一场经济战役,不必让它成为军事战役 302
17.2.3 原则三:经济繁荣的引擎是知识,而不是技术 302
17.2.4 原则四:创新就是知识创造和利用的过程 303
17.2.5 原则五:任何国家战略必须是国际的并且是区域协作的 303
17.3 全球一体化 304
17.4 简介 306
17.4.1 概念 308
17.4.2 问题与机会 308
17.4.3 通向创新高速公路 309
17.5 小结 309
附录 311
- 《创新高速公路 构筑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台》(美)戴布拉·艾米顿(Debra M. Amidon)著;陈劲,朱朝晖译 2005
- 《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的构筑与国内开发环境及对策研究》卞福荃 1995
- 《构筑思维创新的平台》郑立亮,陈玉科著 2002
- 《朝晖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 1974
- 《构筑创新高地 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吴敬华主编;祝尔娟,孙津副主编 2006
- 《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 2010-2011 构筑集群创新能力》黄速建主编 2010
- 《结构大师 构筑当代创新建筑 图集》(英)萨瑟兰·莱尔著;香港日瀚国际文化有限公司译 2004
- 《构筑堡垒 郧西县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集萃》中共郧西县委组织部 2222
- 《郑朝晖 相信理性的力量》教师月刊编辑部编 2017
- 《构筑创新型文献信息保障平台》江南大学图书馆著 2006
- 《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 智慧的觉醒》(美)戴布拉·艾米顿(Debra M. Amidon)著;金周英等译校 1998
- 《创新高速公路 构筑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台》(美)戴布拉·艾米顿(Debra M. Amidon)著;陈劲,朱朝晖译 2005
- 《谈话的艺术》(美)戴博拉·弗恩(Debra Fine)著;曹毅然译 2006
- 《怀疑心理学》(美)罗布·布拉泽顿著;王正林译 2017
- 《像专家一样投资》(美)爱德华·T·科克(Edward T·Koch),(美)德布拉·德莎瓦(Debra DeSalvo)著 2009
- 《从尿布到约会 美国家庭性教育“圣经” 尿布卷》(美)黛布拉·哈夫纳(Debra W.Haffner)著;王震宇译 2004
- 《亚瑟·M.赛克勒》(美)米格尔·A.贝纳维兹 2015
- 《玩转大男孩 执权女性成功秘笈》(美)德布拉·佩斯特拉克(Debra Pestrak)著;林朝晖译 2005
- 《温和激进领导》(美)黛布拉 E.迈耶森(Debra E.Meyerson)著;杨斌,朱童译 2005
- 《组织行为学 基础、现实与挑战 第3版》(美)黛布拉·L.纳尔逊(Debra L.Nelson),(美)詹姆斯·坎贝尔·奎克(James Campbell Quick)著;桑强等译 2004
- 《WEB+DB PRESS中文版 1》(日)技术评论社编 2015
- 《WEB+DB PRESS中文版 2》日本技术评论社编 2015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
- 《FREEDOM OF THE PRESS》DAVID L.GEBERT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