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第一章 李调元的戏曲理论及其历史地位 1
一 李调元戏曲论的体例与内容 2
二 李调元戏曲理论的历史地位 9
三 李调元戏曲理论产生原因初探 17
第二章 李调元戏曲本质论初探 21
一 倡导主情说而又加以限制 22
二 重视戏曲的教化性讽喻性 26
三 倡导史鉴说而又不废虚构 35
第三章 李调元戏曲创作论初探 47
一 提倡独创性而反对抄袭 48
二 提倡有为而作真实动人 54
三 提倡虚实结合合情合理 59
四 具体论述戏曲创作过程 64
(一)论构思立意 64
(二)论语言文辞 66
(三)论对仗骈偶 72
(四)论音律腔调 74
(五)综合性论述 80
第四章 李调元戏曲审美论初探 85
一 提倡天然之美 85
二 提倡工丽之美 95
三 提倡风格多样 101
(一)总体论述各种风格 102
(二)具体提倡不同风格 105
第五章 李调元戏曲发展观初探 113
一 探索古代戏曲的起源 113
二 考证戏剧名称及演变 120
三 考证戏剧体制的演进 125
四 勾勒戏曲创作发展史 131
第六章 李调元川剧声腔考证 138
一 有关川剧昆腔的记载与考证 138
二 有关川剧高腔的记载与考证 148
(一)川剧高腔源于弋阳腔 150
(二)弋阳腔又称为高腔考 153
(三)“高腔”其他别名杂考 155
(四)弋阳腔又称“秧腔”杂考 163
(五)弋阳腔与秧歌关系考 170
三 有关川剧胡琴的记载与考证 187
四 有关川剧弹戏的记载与考证 193
五 有关川剧灯戏的记载与考证 206
第七章 李调元戏剧体制杂考 212
一 考证角色名称来历 212
二 记载考证杂项体制 230
(一)考证“班” 230
(二)考证出(齣) 232
(三)考证宾白 234
(四)考证打诨 235
(五)考证砌末 238
(六)考证鬼门 240
(七)记载剧场 241
第八章 李调元与戏曲家蒋士铨 245
一 李调元与蒋士铨的交往 245
二 记载评价蒋士铨的戏曲 251
三 比较评价蒋士铨的诗歌 255
第九章 李调元戏曲实践记载之解读 264
一 记载戏曲家王梦楼 264
二 杂记其他的戏曲家 271
三 记载戏曲声腔角色 278
四 记载戏曲逸闻趣事 284
五 记载终生喜欢戏曲 293
六 记载在官员家看戏 303
七 记载农村演看戏剧 310
八 李调元戏曲实践的现代意义 322
《童山自记》校正 324
参考文献 373
后记 386
-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敬晓庆著 2010
- 《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郑家治,尹文钱著 2011
- 《二十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 戏曲理论与美学研究卷》田黎明,刘祯主编;毛忠分册主编 2015
-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 下》俞为民,孙蓉蓉著 2016
-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 上》俞为民,孙蓉蓉著 2016
- 《戏曲研究 第93辑》《戏曲研究》编辑部编 2015
- 《戏曲研究 95》《戏剧研究》编辑部 2015
- 《戏曲理论与美学》安葵著 2016
-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董德光著 2013
- 《朱文相戏曲文集 剧学四论 上 理论研究卷》朱文相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