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检验实习指导 微生物学检验与免疫学检验分册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 购买点数:9 点
- 作 者:曹德明主编 赵秀梅 关静岩 纪传珍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037822
- 标注页数:186 页
- PDF页数:196 页
第一篇 微生物学检验 1
第一章 微生物学检验工作须知 1
第一节 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基本规则 1
一、微生物学检验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1
二、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守则 2
第二节 微生物学检验工作注意事项 3
一、细菌室注意事项 3
二、无菌室注意事项 4
第二章 从临床标本分离、鉴定细菌的基本要领 6
第一节 分离细菌的基本要领 6
第二节 鉴定细菌的简要程序 7
一、标本采集、运送、保存 7
二、肉眼观察、显微镜检查 7
三、细菌培养 8
四、细菌鉴定 8
第三章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9
第一节 血液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 9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10
一、操作 10
二、注意事项 10
第三节 检验程序 11
第四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11
一、一般细菌的检验 11
二、布鲁菌属细菌的检验 12
三、脑膜炎奈瑟菌培养 13
四、伤寒沙门菌及其他沙门菌培养 13
五、厌氧菌培养 14
六、钩端螺旋体培养 14
七、抗生素敏感试验提示 14
第五节 检验意义 14
第六节 注意事项 16
第四章 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7
第一节 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 17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18
一、操作 18
二、注意事项 18
第三节 检验程序 19
第四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19
一、直接涂片检查 19
二、培养检查 20
三、抗生素敏感试验提示 23
第五节 葡萄球菌属常规鉴定 23
第六节 链球菌属常规鉴定 29
第七节 假单胞菌属常规鉴定 36
第八节 检测意义 42
第五章 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46
第一节 上呼吸道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 46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46
一、操作 46
二、注意事项 47
第三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47
一、直接涂片检查 47
二、培养检查 48
三、抗生素敏感试验提示 50
第四节 棒状杆菌属常规鉴定 50
第五节 念珠菌属常规鉴定 54
第六节 隐球菌属常规鉴定 58
第七节 检测意义 59
第六章 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60
第一节 下呼吸道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 60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60
一、操作 60
二、注意事项 61
第三节 检验程序 61
第四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62
一、直接涂片检查 62
二、培养检查 63
第五节 检测意义 65
第六节 注意事项 65
第七章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67
第一节 粪便标本中的可能发现的细菌 67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67
一、操作 67
二、注意事项 68
第三节 检验程序 68
第四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69
一、直接涂片检查 69
二、培养检查 70
第五节 肠杆菌科常规鉴定 71
第六节 弧菌属常规鉴定 80
第七节 检测意义 84
第八章 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85
第一节 穿刺液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 85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85
一、操作 85
二、注意事项 86
第三节 检验程序 86
第四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86
一、涂片检查 86
二、细菌的培养检查 87
第五节 检测意义 87
第九章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90
第一节 尿液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 90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90
一、操作 90
二、注意事项 91
第三节 检验程序 91
第四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92
一、直接涂片检查 92
二、细菌培养 93
三、尿液细菌计数 93
四、抗生素敏感试验提示 95
第五节 解脲脲原体的常规鉴定 95
第六节 检测意义 97
第十章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99
第一节 脑脊液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 99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99
一、操作 99
二、注意事项 99
第三节 检验程序 100
第四节 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 100
一、一般细菌的培养 100
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 101
三、新型隐球菌的培养 101
四、抗生素敏感试验提示 101
第五节 奈瑟菌属常规鉴定 102
第六节 检测意义 104
第二篇 免疫学检验 106
第十一章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测定 106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检测 106
一、白色念珠菌法 106
二、葡萄球菌法 107
第二节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108
第三节 C反应蛋白(CRP)测定 110
一、胶乳凝集法 110
二、ELISA法 111
第四节 补体测定 113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113
二、补体旁路活化的溶血活性(AP-H50)测定 116
三、C1q含量测定 118
四、C3含量测定 119
五、临床意义 119
六、注意事项 120
第十二章 体液免疫学检验 121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测定 121
一、免疫球蛋白G、A、M的测定 121
二、IgD含量测定 127
三、IgE含量测定(ELISA法) 129
第二节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 130
一、抗补体法 130
二、PEG沉淀比浊法 132
三、胶固素结合试验 133
四、免疫复合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35
第三节 自身抗体测定 135
一、类风湿因子(RF)测定 135
二、抗核抗体(ANA)测定 137
三、抗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测定 140
四、血清、精浆中抗精子抗体测定 142
第四节 常见传染病的免疫学检验 145
一、甲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 145
二、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 146
三、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 151
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检测 153
五、伤寒和副伤寒的血清学检测 159
六、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160
七、梅毒的血清学检测 161
第十三章 细胞免疫功能检验 168
第一节 T细胞花环试验 168
第二节 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测定 172
第三节 T细胞转化试验 174
第四节 T细胞亚群测定 178
一、免疫荧光法 178
二、Ap-AAP桥联酶免疫检测法 180
第五节 器官移植的免疫学检查 182
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 182
二、微量细胞毒(抗淋巴细胞抗体)试验 184
-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尚红著 2015
- 《临床医学检验实习指导 微生物学检验与免疫学检验分册》曹德明主编;赵秀梅,关静岩,纪传珍等副主编 2000
- 《新编临床检验医学》侯振江编著 2004
- 《2008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高频考点》王德全编著 2008
- 《临床实用检验医学》支丽霞等主编 2013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习题集》康熙雄主编 2010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高频考点》周卫平著 2008
- 《临床微生物与免疫检验学》魏红著 2019
- 《临床检验释疑》赵玲莉编著 2005
- 《2011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中级)习题集》康熙雄主编 2010
-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2=records of supreme people's court press conferences 2012》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3-1996 压配式实心轮胎=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2-1996 压配式实心轮胎系列=Series of 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3-2008 压配式实心轮胎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92-2008 数控压力机、液压机用模拟负荷测试系统=Analog load testing system for CNC presses and hydra》 2222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