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轮美学 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1 “影戏”辨析&郦苏元 1
2 从“戏剧”电影到景观电影——电影叙事策略的位移与派生&饶曙光 陈清洋 13
3 从舞台到银幕——论新中国话剧的电影改编&周斌 27
4 氍毹影像:戏曲片论&蓝凡 41
5 同生与共舞——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与戏剧的互动关系&丁罗男 82
6 从“丢掉拐杖”、“离婚”到“互动”——电影和戏剧关系的再思考&张仲年 孟岩 97
7 再论“电影和戏剧离婚”&陈犀禾 齐伟 107
8 “辛亥”前后商业大众文化中的现代性呈现&钟大丰 117
9 舞台剧电影:一种隐晦的时代症候——曹禺经典剧电影化考察&周安华 136
10 电影明星的话剧舞台秀及其表演文化分析&厉震林 142
11 20世纪50年代戏曲片与古装戏影像中突出“人民性”的美学意义&金丹元 154
12 戏曲电影:一种独立的存在——谈戏曲电影的文本兼容特性&崔明明 高小健 163
13 两个玩笑,一地鸡毛——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非戏剧化”运动的回顾与思考&余纪 177
14 中国电影与戏剧互动的一次源考&包卫红 181
15 “影戏”传统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陆绍阳 202
16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吴保和 214
17 改编,还是原创:一种令人困惑的悖谬——兼及对电影“文学性”命题的反思&陈晓云 228
18 从《唐山大地震》看中国戏剧性电影的继承和创新&倪震 236
19 论“中国式戏剧性表述”在中国大片中的缺失与错置——以《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万传法 242
20 对早期戏剧电影的叙事分析&冯果 252
21 当代中国电影实践中的间离效果&沈亮 261
22 技术语境的更新与戏剧、电影的媒介对比&徐煜&徐颖 275
23 试论中国电影与戏曲的互文性——以《舞台姐妹》、《霸王别姬》、《游园惊梦》为例&郭晨子 285
24 从舞台到银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写实风格京剧艺术片的导演创作&韦娟 294
25 超越复仇——电影《原野》的一点启示&沙扬 307
26 跨界的创意实验——音乐剧《长河》的创演与思考&杨佳 315
27 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丁璇 周爱军 322
后记 333
- 《双轮美学 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研究》倪震,厉震林主编 2011
- 《戏剧美学教程》戴平主编 2011
-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姚文放著 1997
- 《民国丛书 第4编 63 美学·艺术类 中国戏剧概论、中国戏剧运动、爱美的戏剧》卢冀野编著;田禽著;陈大悲编述 1992
- 《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 1995
- 《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 1995
- 《谭霈生文集 3 电影美学基础》谭霈生著 2005
-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丛书 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 1979-2015》厉震林著 2017
- 《民国丛书 第1编 70 美学艺术类 电影发逹史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 电影轨范》徐公美,洪琛,陈鲤庭著 1989
- 《聆听戏剧行进的足音 戴平戏剧评论选》戴平著 2013
- 《童年方舟 厉震林剧作选》厉震林选 2008
- 《艺术的自在》厉震林著 2013
- 《表演的味道》厉震林著 2014
- 《谭震林外传》董保存著 1992
- 《回忆谭震林》金冶主编 1992
- 《谭震林 画册》谭泾远主编 2002
- 《谭震林在常熟》中共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常熟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 2000
- 《谭震林传》《谭震林传》编纂委员会著 1992
- 《谭震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等编 2002
- 《谭震林传奇 从印刷工到副总理》陈利明著 1994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
- 《FREEDOM OF THE PRESS》DAVID L.GEBERT 2005
- 《Racism and the press》Teun A.van Dijk 2016
- 《Im spiegel per presse 1》Albert Schmitz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