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回顾与总结的价值与意义 1
(一)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展示法制成就,认清现有基础 2
(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点数标志性事件,解读重大问题 3
(三)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探索发展规律,寻找普适规则 5
二、本书总结的基本思路和线索 9
三、基本内容 11
第一章 中国三十年立法回眸——三十年立法的渊源、成就和主旋律 13
一、沉重的渊源和基点 13
二、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和变迁 16
(一)立法提上国家生活的重要日程 17
(二)立法体制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屡有迈进 19
(三)颇具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23
三、与历史主旋律共振:立法与改革开放 32
(一)向制度文明推进:中国发展的新主题 32
(二)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互动 35
(三)立法与政治体制改革应并行不悖 40
(四)立法与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WTO与中国法制的调整 46
第二章 中国司法建设三十年 53
一、中国司法的恢复与重建(1978—1988年) 55
(一)重要法律与重大制度建设 56
(二)影响性案/事例 59
(三)主导性司法理念 63
二、司法改革的起步与初步发展(1988—1998年) 67
(一)重要法律与重大制度建设 68
(二)围绕司法审判改革的重大事件与法律 71
(三)影响性案例 73
(四)关于司法改革的论争 75
(五)发展中的司法理念 77
三、司法建设的全面推进阶段(1998年至今) 80
(一)重要事件与重大制度建设 80
(二)影响性案例 94
(三)司法理念 99
(四)司法改革的学术论争 102
四、中国司法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116
(一)中国司法建设的成就 116
(二)中国司法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120
(三)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司法制度 124
第三章 中国法学研究三十年 128
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法学研究概述 128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28
(一)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年) 128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5年) 133
(三)停滞时期(1966—1976年) 135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35
(一)法理学 136
(二)法律史学 138
(三)宪法学 139
(四)行政法学 140
(五)刑法学 140
(六)刑事诉讼法学 142
(七)民法学 143
(八)商法学 146
(九)经济法学 147
(十)民事诉讼法学 150
(十一)国际法学 151
(十二)国际经济法学 152
(十三)环境法学 153
第二部分 三十年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55
一、法理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55
二、法律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59
三、宪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63
四、行政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68
五、刑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74
六、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79
七、民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85
八、商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93
九、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199
十、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210
十一、国际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214
十二、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218
十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223
第三部分 三十年来中国法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227
一、三十年来中国法学研究的总结 228
(一)法学研究的动力源泉分析 228
(二)法学研究的历程分析 228
(三)法学分支学科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230
(四)各个法学分支学科研究的总结 231
二、中国法学各分支学科发展趋势 239
(一)法理学学科发展趋势 240
(二)法律史学学科发展趋势 240
(三)宪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0
(四)行政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1
(五)刑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1
(六)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2
(七)民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3
(八)商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4
(九)经济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5
(十)民事诉讼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5
(十一)国际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6
(十二)国际经济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6
(十三)环境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247
第四章 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 249
一、法学教育理念的演变 251
(一)重建法学专业教育 251
(二)法学本科从专才教育到通才教育的转变 255
(三)从专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延伸和互动 259
二、法学人才培养体制的调整和重构 264
(一)改革过程中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逐步调整 264
(二)法律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的双向三段化体制构想 270
三、法学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前瞻 275
(一)法学人才培养状况概览 275
(二)法学人才培养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84
(三)法学人才培养的反思与前瞻 298
四、中国法学教育的展望 304
(一)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304
(二)法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305
(三)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方法和步骤 306
(四)法学教育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08
(五)法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310
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21
- 《历史与变革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蔡定剑著 1999
- 《中国法制史教程》曹三明主编 2004
- 《法制评论 2009 上 总第1卷》石茂生主编 2009
- 《政府法制论 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法制建设研究》蔡立辉著 2002
- 《军事法制建设研究》军事法学研究会编 1996
- 《中国法制建设研究》吴志攀,刘俊主编 2009
- 《社区建设与民主法制问题研究 兰州社区建设与民法制的实践》周兴福主编 2004
- 《韩治礼法制建设研究文选》韩治礼著 1998
- 《中国监狱法制建设研究》葛炳瑶,孟宪军主编 2005
- 《上海法制建设战略研究》杨心宇等著 2001
-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2=records of supreme people's court press conferences 2012》 2222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3-1996 压配式实心轮胎=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2-1996 压配式实心轮胎系列=Series of 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