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审制与辩诉交易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第一章 导论 1
1.1 专业派 2
1.2 社会派的理由 9
1.3 当前研究的目的和理论 10
第二章 早期商业时代中刑事司法的政治经济制度 15
2.1 导言 15
2.2 社会结构 15
2.3 司法治理的方法 18
2.4 结论 51
3.1 导言 53
第三章 刑事法庭控诉中的犯罪侦查与调查(1800—1845) 53
3.2 财产犯罪 54
3.3 人身犯罪 65
3.4 警察的侦查 67
3.5 结论 79
第四章 早期商业社会的审前准备 81
4.1 导言 81
4.2 结论 110
5.1 导言 111
第五章 审判中的诉讼实践(1800—1845):控诉与辩护 111
5.2 控方的活动 119
5.3 辩方的活动 139
5.4 控方的反证证据 151
5.5 总结陈辞——辩方 151
5.6 总结陈辞——控方 158
5.7 结论 160
6.1 导言 162
6.2 陪审团的重要性 162
第六章 经过审判的判决(1800—1845):法官和陪审团 162
6.3 结论 181
第七章 有罪答辩后的判决 182
7.1 导言 182
7.2 答辩程序 182
7.3 结论 205
第八章 刑事法庭的量刑 206
8.1 导言 206
8.2 量刑的范围 206
8.3 量刑因素 211
8.4 量刑程序 221
8.5 结论 229
第九章 19世纪中期司法的政治经济背景和案件处理方式的转变 230
9.1 导言 230
9.2 世纪中期的纽约市 231
9.3 法院工作人员的政治化 234
9.4 案件处理方式的转变 239
9.5 犯罪行为和非刑事违法行为 244
9.6 办案量 250
9.7 结论 263
第十章 犯罪侦查与调查(1850—1865) 266
10.1 导言 266
10.2 警察之重组 266
10.3 所有权与控制 272
10.4 对犯罪人进行追诉 278
10.5 财产型追诉 279
10.6 地方法官的司法化 288
10.7 结论 295
11.1 导言 297
第十一章 刑事法庭中的诉讼实践(1850—1865) 297
11.2 律师的出庭 298
11.3 辩方证人的出庭 312
11.4 结论 340
第十二章 有罪答辩的结构(1850—1865) 342
12.1 导言 342
12.2 轻罪答辩 342
12.3 没有明显根据 356
12.4 结论 364
13.2 合法化及其批评 366
第十三章 总体公正与社会控制 366
13.1 导言 366
13.3 结论 384
第十四章 理解系统的变革 385
14.1 导言 385
14.2 功能主义者的批评 386
14.3 脉络主义者的批评 389
14.4 结论 395
- 《陪审制与辩诉交易》(英)麦高伟,切斯特·米尔斯基著 2006
- 《陪审制度与辩诉交易 一部真实的历史》麦高伟,切斯特·米尔斯基著;陈碧,王戈等译 2006
- 《陪审制研究》施鹏鹏著 2008
- 《中国的陪审制度向何处去 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何家弘主编 2006
- 《谁的陪审? 人民陪审访谈录》廖永安,刘方勇主编;王聪,陈道勇副主编 2018
- 《普通人的权力与正义 宪政视野下的陪审制研究》吴军辉著 2010
- 《陪审团与民主 论陪审协商制度如何促进公共政治参与》(美)约翰·加斯蒂尔等著;余素青,沈洁莹译 2016
- 《武侯陪审》张永和,于嘉川等著 2009
- 《美国陪审团制度》(美)伦道夫·乔纳凯特著;屈文生,宋瑞峰,陆佳译 2013
- 《女陪审员》张问鹃著 1929
- 《香奈尔与斯特拉文斯基之恋》(英)克里斯·格林哈尔希(Chris Greenhalgh)著;范佳毅译 2007
- 《斯特拉文斯基》(德)沃尔夫冈·多姆灵著;俞人豪译 2003
- 《奥斯特罗夫斯基评传》(苏)А.史坦因(А.Цтейн)著;蒋路译 1948
- 《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高佳佳著 2003
- 《奥斯特罗夫斯基评传》史坦因()著;蒋路译 1948
- 《英国刑事司法程序》(英)麦高伟(Mike McConville),(英)杰弗里·威尔逊(Geoffrey Wilson)主编;刘立霞等译 2003
- 《斯特拉文斯基 不倦的探索者》周耀群著 1998
- 《环球经典名曲导读 斯特拉文斯基》 2222
- 《斯特拉文斯基访谈录》(美)罗伯特·克拉夫特著;李毓榛,任光宣译 2004
- 《一切始于爱情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诗选》(苏)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著;谷羽译 1991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
- 《FREEDOM OF THE PRESS》DAVID L.GEBERT 2005
- 《Racism and the press》Teun A.van Dijk 2016
- 《Im spiegel per presse 1》Albert Schmitz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