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1
引言 1
第一章 先秦时代 1
一、“言以足志”与“言不尽意” 1
二、通脱性、虚拟性、随宜性——庄子论《庄子》风格 9
三、“言语之美”——荀子论散文语言 13
四、 “赋比兴”——诗歌语言研究的发端 19
第二章 汉魏六朝时代 24
一、语言与想象关系的研讨 24
二、“谢华启秀”——陆机论语言美的创造 28
三、美的风格的追求 33
四、汉语形式美的发现 41
五、诗歌语言奥秘的探索 47
六、“秉文之金科,含章之玉牒”——刘勰论作家语言法则 54
第三章 唐宋时代 63
一、一代的诗美模式 63
二、诗体·诗法·境象 71
三、“语不惊人死不休” 77
——杜甫论诗歌语言艺术 77
四、白居易的“俗语言”论 83
五、由均齐美转向参差美——从韩愈到陈骥 89
六、“韵外之致”——皎然与司空图 98
七、从世间拾得好句——苏轼、陆游论语言与生活 112
八、诗眼与韵味——黄庭坚、范温的形式批评 120
九、向语言形象美回复——姜夔与严羽 134
十、宋人对杜甫语言的研究 141
第四章 元明清时代 151
一、戏曲语言研究的开端——从周德清到吕天成 152
二、王骥德论戏曲语言艺术 162
三、诗风探索的新突破 173
四、 “非兴则造语弗工”——谢榛论诗歌语言 181
五、文字美丑观的演变 187
六、金圣叹论《水浒传》语言艺术 194
七、“文字之三昧”——金圣叹论《西厢记》语言 214
八、 “优人搬弄之三昧”——李渔戏曲语言论特色 224
九、“无适而无不适” 235
——王夫之的诗歌语言规律 235
十、“文之工者,美必兼两” 247
十一、“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语言评论 258
十二、叶燮、袁枚与诗歌语言美 273
十三、刘熙载论文学语言辩证法 284
结语 298
后记 302
- 《文笔鸣凤 历代作家风格章法研究》胡奇光著 1990
- 《文笔鸣凤:因代作家风格章法研究》胡奇光著 1990
-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辑 第13册 章法风格析论 以苏轼词、姜夔词为考察对象 下》蒲基维著著 2007
-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辑 第13册 章法风格析论 以苏轼词、姜夔词为考察对象 上》蒲基维著著 2007
- 《隶书章法举要》张又栋著 2013
- 《楷书章法举要》卢中南著 2013
- 《钟章法山水画精选》贾德江编 2010
- 《最新钢笔书法章法精品 楷隶书》王玉孝,阎锐敏主编 1999
- 《最新钢笔书法章法精品 行草篆书》王玉孝,阎锐敏主编 1999
- 《辞章章法四大律研究》黄淑贞著 2007
- 《中国文祸史》胡奇光著 1993
- 《中国小学史》胡奇光著 2005
- 《对联艺术》胡奇光,强永华著 1995
- 《中国小学史》胡奇光著 1987
- 《中国文祸史》胡奇光著 2006
- 《文笔鸣凤 历代作家风格章法研究》胡奇光著 1990
- 《文笔鸣凤:因代作家风格章法研究》胡奇光著 1990
- 《愚公移山》胡奇光,强永华改写 2222
- 《彩图神话词典》胡奇光,强永华编;丁旗等插图 1991
- 《尔雅译注》胡奇光,方环海撰 1999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
- 《FREEDOM OF THE PRESS》DAVID L.GEBERT 2005
- 《Racism and the press》Teun A.van Dijk 2016
- 《Im spiegel per presse 1》Albert Schmitz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