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兆平副主编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高职高专机电工程类规划教材  现代制造技术

    高职高专机电工程类规划教材 现代制造技术

    李伟光主编;王卫平副主编2004 年出版138 页ISBN:7111085299

    本书是为适应机电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需要,对现代制造技术的主本内容进行综合提炼,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现代制造工程设计技术、现代制造加工与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系统的生产模式与工程管理技术。...

  •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赵东拂,孟宪强主编;王萱,庞平副主编;庄鹏编2016 年出版204 页ISBN:9787111513247

    本书依据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以及《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内容紧密围绕混凝土结...

  • 汉语教学与研究文集  纪念黄伯荣教授从教五十周年

    汉语教学与研究文集 纪念黄伯荣教授从教五十周年

    戚晓杰,高明乐主编;史冠新,聂志平副主编2005 年出版418 页ISBN:704016387X

    本书是在2002年为庆贺黄伯荣先生从教50周年于青岛举行的“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研讨会”与会者提供的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改,结集而成,共收39篇文章。本书所收论文主要紧密围绕现代汉语教学以及现代...

  •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兆平,郭美娜,李爱红等著2017 年出版230 页ISBN:9787509643211

    兆平,1968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99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大连市优秀教师。主编《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基础与实务》等...

  • 中国员工你合格吗?

    中国员工你合格吗?

    刘兆阳著2013 年出版217 页ISBN:9787502843397

    本书是一本经管励志书,作者是在企业中工作的有过实地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他针对时代在变化、企业在发展的现状,针对中国员工的十大思想弊病,如虚伪、得过且过、懒惰、自私、拖拉、耍滑、傲慢无礼、爱搬弄是非窝...

  • 技工院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实务

    技工院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实务

    刘兆主编2017 年出版273 页ISBN:9787533188818

    本书包含了学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相关文件和首批推行的52个技工院校典型工作项目,立足于技工教育办学特色和学院自身办学实际,突出了工作项目的标准要求、程序流程、任务细化、制度建设、责任考核等核心要素,将“...

  •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书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书

    秦万广,刘帅,王巍然主编;闫赫,梁平平副主编2013 年出版286 页ISBN:9787040365429

    本书是配套东北电力大学秦万广教授等主编的《大学物理学》(上、下册)的学习指导和习题详解。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运动定律与守恒定律、刚体的定轴转动、狭义相对论、机械振动、机械波、气体动理论、热力...

  • 仝小林经方新用十六讲

    仝小林经方新用十六讲

    仝小林主编;周强,逄冰,彭智平副主编2014 年出版262 页ISBN:9787547822487

    本书以生动真实的临床医案,阐述了作者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经方的应用心得。全书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杂谈”,主要对当前中医经方应用中的关键和热点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如临床医生关切的对症...

  • 全国BIM技术应用校企合作系列规划教材  BIM结构模型创建与设计  土木工程相关专业适用

    全国BIM技术应用校企合作系列规划教材 BIM结构模型创建与设计 土木工程相关专业适用

    王茹主编;姜立,张德海,欧宝平副主编;李云贵主审2017 年出版290 页ISBN:9787560593227

    本教材是工程类本科生基础学习的前沿性教材。该教材以BIM理论为指导,以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实际应用策略和跨专业间的项目协同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

  • 创造教育学导论

    创造教育学导论

    谭小宏主编;纪玉梅,蒋平副主编2012 年出版276 页ISBN:9787303141531

    本书系统阐述创新教育,重点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能性、紧迫性和成为现实性的创新教育理论。阐述积极营造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环境信息场、通过人体信息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实施对创新人才全脑开发等理论。把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