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1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061秒)

为您推荐: press北平燕京大学考古学社 press考古学社 考古学社 北平燕京大学考古学社辑 考古学社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著

  •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5卷-金文丛考

    郭沫若;郭沫若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2002 年出版871 页ISBN:7030105923

    本书初版本1932年由日本文求堂书店影印,凡四卷,收论文11篇。1952年作者曾修订、改编,将初版本和日本文求堂1932年出版的《金文余释之余》、1933年出版的《古代铭刻汇考》、1934年出版的《古代铭刻汇考续编》中...

  • 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

    长江水利委员会编2002 年出版149 页ISBN:7030097459

    本书全面介绍湖北宜昌路家河遗址的发掘成果,包括地理环境、文化堆积、遗址中所包涵的七大时期出土物,以及发掘者对这一批全新资料的认识和理解。路家河遗存可分为七期八段:距今8000年前的城背溪文化;与中原二里...

  • 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 第8卷-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郭沫若;郭沫若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2002 年出版536 页ISBN:7030106571

    编入本卷的是《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的考释部分。作者开创性地创立了标准器断代法,并按年代和国别分类,将“一团混沌”的传世青铜器,第一次变成完整的体系。使者的青铜器铭文,既成为有系统的编年史料,又成...

  • 启封中原文明 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

    秦文生主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2002 年出版263 页ISBN:7215050343

    奔腾呼啸的黄河,肥沃的中原大地,孕育了华夏古代文明,使河南成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先辈们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光辉的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古代中国考古

    张光直;印群译2002 年出版546 页ISBN:7538262083

    关于中国古代考古学的整体框架及特征,作为原始文明代表的夏、商、周“三代”如何首先迈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些对其周围地区文明的起源及影响范围和作用基础,以及夏、商、周“三代”以外的最早文明的起源等中国远...

  • 考古学 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

    张光直;曹兵武译2002 年出版150 页ISBN:7538262075

    本书是国际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的重要作之一。书中对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张光直先生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考古与人类学系,师从名学者李济先生,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

    栾丰实等编2002 年出版322 页ISBN:7501013446

    1992年,根据教学的课程安排,我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为了备课,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也开始对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做一些思考。在这之前,大约是上...

  • 词与物 人文科学考古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莫伟民译2002 年出版506 页ISBN:7542616315

    这部作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出现。”[1]福柯使用“知识型”这一新术语指称特定时期知识产生、运动以及表达的深层框架。通过...

  •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 第7卷-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1

    郭沫若;郭沫若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2002 年出版643 页ISBN:7030106563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由郭沫若编,是青铜器及铭文研究的划时代之作,对研究周代金文极具参考价值。1932年,作者编成《两周金文辞大系》,由日本文求堂书店影印出版。其后经过整理和补充,又成《两周金文辞大...

  •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4卷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商周古文字类纂

    郭沫若;郭沫若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2002 年出版450 页ISBN:7030105915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是郭沫若研究金文最早的一个论集,1931年由大东书局石印手稿本。1954年作者曾略作删改,增加附录,由人民出版社排印出版。1961年作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这专刊甲种每第七号,由科学出...

学科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