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281秒)
为您推荐: press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press全国图书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press北京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press中华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 press全国公共图书馆古藉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
国家、宗教与社会 以近代全真宫观为中心的探讨 1800-1949
付海晏等著2019 年出版200 页ISBN:9787562285953本书通过湖北武当山、长春观、南阳玄妙观、北京白云观等道观在近代的变迁或相关历史事件的考察,揭示了该时期道教、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思考传统道教是如何应对来自国家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冲击的。书中...
-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
张昆将著2008 年出版317 页ISBN:7561757174本书分七章,主要对中国儒学思想的自然观与日本德川(江户时代)思想界的气论、自然观作比较。本书秉承“取道日本,回到中国”的精神,为国内学术圈中仍缺对话的日本思想史领域,开启一扇窗。...
-
日本战后思想史研究 以丸山真男为中心
陈都伟著2011 年出版210 页ISBN:9787544338219本书按照思想范畴来考察战后日本的哲学社会思潮,分别列为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等范畴。本书的结构也就依照思想范畴的对阵情形而展开。在论述过程中,笔者顺便介绍各种思想流派及其势力在...
-
博瑞森人文丛书 自我与世界 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
陈立胜著2017 年出版386 页ISBN:9787540244316本书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对现象学运动的研究。在现象学运动中,自我不再是中心,或者说自我的中心是在外的、出窍的,也正是在与身体、他人、世界的相互牵引中,自我才能有所运思、有所作为。自我与世界不是对立的两极...
-
马一浮思想研究 以性命与六艺为中心
李国红著2012 年出版197 页ISBN:9787516109304本书作者从马一浮儒学的基本观点“六艺赅摄一切学术”所存在的疑难入手展开分析、思考、研究,最终确定马一浮儒学的中心问题式是用原始儒家作为理想人生境界构架的内圣外王之道。本书写作目的即是根据马一浮...
-
存在论的伦理学 以海德格尔为中心的探讨
邓安庆主编2019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544488747《伦理学术》以交流伦理学研究为中心,展现最新的伦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世界性哲学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探究当今世界的伦理秩序之重建提供一个自由对话和学术切磋的公共空间,促进中国伦理学术融入世界,也力将世上...
-
小乘佛学 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
(俄)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Th.)著;立 人译1994 年出版226 页ISBN:7500414846《大乘佛学》与《小乘佛学》是俄国著名佛教学者舍尔巴茨基的代表作品。出版70余年来一直被西方的佛教学研究者、东方学学者视为不朽名著。《大乘佛学》以公元2世纪的佛教思想家龙树为研究对象,围绕涅槃这一...
-
王船山《尚书引义》之德性论与治道思想 以尚书引义为中心
陈明著2016 年出版271 页ISBN:9787516178676本书以王船山的尚书引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国思想史的这一硕学大儒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传统...
-
刘宗周政治思想研究 以儒家君臣观为中心
李青云著2019 年出版204 页ISBN:9787515517131刘宗周继承许孚远克己、主敬之说,结合阳明良知之论,在与东林诸君子以及阳明后学交往论道之中逐渐形成“慎独”“诚意”之说,为其政治思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刘宗周期望君主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推行仁政;期望臣子...
-
近代北京佛教社会生活史研究 以馆藏民国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张蕾蕾著;楼宇烈,怡藏主编2016 年出版214 页ISBN:9787518802630本书主要以民国北京市档案为基本史料,通过对中国地方佛教社会史的研究,采取个案研究与总体把握相结合的方式,从僧团组织(特别是寺院僧侣宗派法派问题)、经济、政治三大方面进行考察。其中,僧团组织(律宗)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