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民俗文化志 北京·大兴区卷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政论<em>中国</em>  2011  人民日报评说党和国家重大举措

    政论中国 2011 人民日报评说党和国家重大举措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编2012 年出版849 页ISBN:9787511507464

    本书汇集了2011年人民日报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重大举措的评论,包括社论、任仲平、评论员文章等,并附有新闻背景。读者可通过阅读人民日报重要评论及其新闻背景,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举措的认...

  • 宋庆龄与延安时期的<em>中国</em>共产党

    宋庆龄与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徐万发著2013 年出版149 页ISBN:9787511252807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宋庆龄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相识、相知与交往以及宋庆龄对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论述宋庆龄一生最光辉、最精彩的华章,再现中国共产党与宋庆龄在继承...

  •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em>中国</em>区域经济发展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张美涛著2013 年出版330 页ISBN:9787509751046

    本书沿着城市地理集聚、知识溢出,以及报酬递增间的紧密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思想为主线,通过分析知识的本地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验证了我国区域知识溢出的空间相关性。本书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中西部等欠...

  • <em>中国</em>近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关爱和主编2013 年出版453 页ISBN:9787101096804

    中国近代文学史》以前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为教育部推荐教材。主编任访秋先生(1909~2000)为创造社成员,也是河南大学近代文学史的学科奠基人。《中国近代文学史》在数十年的出版过程中,只有过局部的修订。...

  •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em>中国</em>抚顺战犯管理所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抚顺战犯管理所编2005 年出版199 页ISBN:7508507371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历史的一幕、人道和宽待、人性复苏、正义的审判和美好的心愿。该书按照历史的脉络、以对比的手法用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再现了日本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在中国人的宽容、理性和人道主义的感...

  • <em>中国</em>大趋势  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精装签名珍藏版

    中国大趋势 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精装签名珍藏版

    (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著;魏平译2011 年出版222 页ISBN:9787802498433

    本书是未来学大师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的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未来30年的中国趋势预测,让我们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洞悉中国未来大趋势。...

  • 当代<em>中国</em>法律对习惯的认可研究

    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研究

    高其才主编2013 年出版332 页ISBN:9787511853752

    中国语境下的现代立法和法治建设立足于中国社会、文化和固有法传统。探讨当代中国国家立法与习惯法,是弘扬中国优秀法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延续中华文明的要求。讨论国家法律对习惯的认可、总结法治建设进程...

  • <em>中国</em>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  2015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 2015

    徐家良,廖鸿主编;刘锋,贾卫,赵娜副主编2015 年出版257 页ISBN:9787509785980

    本报告主要介绍2014年全国性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评估的总体情况,对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国性公益类、学术类、联合类社会团体及基金会的评估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地方...

  • <em>中国</em>人权评论  2013年  第1辑  总第2辑

    中国人权评论 2013年 第1辑 总第2辑

    张永和主编;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2013 年出版200 页ISBN:9787511852144

    以“人权教育与培训”为专题,探讨我国高校以及实务界开展的人权为文化教育、意识培养和执法培训,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的教学成果。同时,对关于人权的热点问题如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

  • 反思与重构<em>中国</em>高等教育制度

    反思与重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

    田联进著2015 年出版336 页ISBN:9787511725639

    近年来,关于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讨论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话题。溯其原因,这一倾向与企业界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提出的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并列的制度创新,与经济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