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景观马克笔分步表现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英美<em>马克</em>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新进展研究

    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英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新进展研究

    付文忠等著2016 年出版274 页ISBN:7560756301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以辩证法当代价值重构为主题,系统概括了詹姆逊、奥尔曼、巴斯卡、伊格尔顿及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英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最新成果,详...

  • 不朽的革命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  <em>马克</em>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

    不朽的革命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

    吴洪成,陈淑霞等著2005 年出版302 页ISBN:7802060451

    本套书是一套较具史料价值的纪念文集,其著作是教育界的重要文化遗产。

  • <em>马克</em>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2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2版

    戴达远主编2007 年出版228 页ISBN:9787040229561

    本书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资本主...

  • <em>马克</em>思主义教学与研究文库  中国农村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文库 中国农村竞争力

    张战,李永红,桂莉著2013 年出版270 页ISBN:9787537560320

    本书旨在通过界定农村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建立农村竞争力模型与测评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和分析农村竞争实力总分和各项指标,经过各地农村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各地农村区域的竞争力的差距...

  • <em>马克</em>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13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2014 年出版222 页ISBN:9787508080635

    为进一步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本书编者开展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征文内容涉及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各个方面。在征文的基础上...

  • <em>马克</em>思与当代中国

    马克思与当代中国

    陈学明等著2018 年出版218 页ISBN:9787300257693

    本书以中国要“强起来”为什么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论述马克思与中国“强起来”的内在联系。本书通过论述指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近代以来的中国的历史,不仅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

  • <em>马克</em>思主义哲学论丛  总第2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总第2辑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2011 年出版318 页ISBN:9787509720998

    本书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第2辑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根本要求、实现路径、方法论原则等作了全方位研究,对...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em>马克</em>思主义哲学  西方学者卷  补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学者卷 补卷

    吴晓明,张亮主编2011 年出版667 页ISBN:9787303115242

    本书选取了西方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与理论,以人物为线索进行了集中的介绍,每个人物介绍其与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相关的理论和观点,独立成章。 这本书的内容属于已经出版的西方学者...

  • <em>马克</em>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路线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路线研究

    庞元正,董德刚,韩庆祥主编2005 年出版364 页ISBN:750353141X

    本书是中央党校教学用书,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全书分四章,选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近现代中国化<em>马克</em>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论战研究

    近现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论战研究

    朱庆跃著2016 年出版315 页ISBN:9787542656360

    本书以问题情境作为重要的立论视角,来对近现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之间的思想论战史展开分析和研究。探讨它们之间开展论战的缘由,实质,内容和目的。着重把握不同时期、阶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