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海东将军传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决不后退  泰德·特纳<em>传</em>

    决不后退 泰德·特纳

    (美)迈克尔·奥康纳著2011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505728356

    泰德·特纳是媒体行业最后一位具有革命精神和创意的斗士,他创办的CNN,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民众和政府的关系。从莫斯科到美国的安科雷季,CNN电视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着新闻直播。这家在全球设有30多个演播...

  • 中国近现代人物像<em>传</em>

    中国近现代人物像

    南京图书馆编2011 年出版1097 页ISBN:9787532561636

    本书具有两大特色:一是信息量大。作者单位南京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不厌其烦地挖掘资料,以致书稿收录的中国近现代人物(主要是活动于1840~1949年间社会各领域、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人物)达.....

  • 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  斯坦利·胡克<em>传</em>

    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 斯坦利·胡克

    斯坦利·乔治·胡克爵士著2018 年出版429 页ISBN:9787313169952

    本书描述了胡克博士几十年从事航空发动机多个型号研发中记录的各种趣事,把航空发动机这个被称作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工作,带入到读者的眼前,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和神秘。本书和发动机相关教科书或其他书籍的...

  • 肯尼迪<em>传</em>  一部美国人等待了四十年的著作  下

    肯尼迪 一部美国人等待了四十年的著作 下

    (美)罗伯特·达莱克著;曹建海译2016 年出版488 页ISBN:7508658396

    《肯尼迪》是第一部以单卷篇幅描写约翰·F·肯尼迪将近40年生活的权威性人物记。获奖历史学家罗伯特·达莱克利用自己接触一批珍贵的新文献资料的特权,用发现的文件和首次公开的文献档案,用学者的公正态...

  • 肯尼迪<em>传</em>  一部美国人等待了四十年的著作  上

    肯尼迪 一部美国人等待了四十年的著作 上

    (美)罗伯特·达莱克著;曹建海译2016 年出版356 页ISBN:7508658396

    《肯尼迪》是第一部以单卷篇幅描写约翰·F·肯尼迪将近40年生活的权威性人物记。获奖历史学家罗伯特·达莱克利用自己接触一批珍贵的新文献资料的特权,用发现的文件和首次公开的文献档案,用学者的公正态...

  • 梅德韦杰夫<em>传</em>

    梅德韦杰夫

    赵嘉麟著2008 年出版236 页ISBN:9787216056052

    《梅德韦杰夫》作者参考、查证了大量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分析人士的评论,以梅德韦杰夫为对象,描写了梅德韦杰夫从一介书生到大国元首的成长经历,还系统介绍了他的从政理念,相信能够帮助读者客观、全面、深入地...

  • 慧皎《高僧<em>传</em>》研究

    慧皎《高僧》研究

    纪赟著2009 年出版379 页ISBN:9787532551408

    本书主要是针对《高僧》(以下简称《梁》)及相关资料的文献学研究,内容包括对《梁》的研究综述、作者研究、史学背景的分析、文献学研究、与早期记类资料之史源学研究、史地类史源研究以及《梁》中的...

  • 露华<em>传</em>  露华散无忧

    露华 露华散无忧

    公子扶苏著2017 年出版384 页ISBN:9787552019100

    本书为掌阅网爆红宫廷言情小说《嚣张嫡妃》重新润色修编的文库版,全书分为“前尘恨无爱”“千茎雪无悔”“露华散无忧”上、中、下三部。下卷为“露华散无忧”为三卷中主要的故事发展的收尾部分和部分外,讲...

  • 风的寂寞,只有云懂  古龙<em>传</em>

    风的寂寞,只有云懂 古龙

    朱云乔著2014 年出版254 页ISBN:9787531672357

    古龙,他是一个侠客,更是一个浪子,一生历尽坎坷,在落魄与璀璨中经尽悲喜颠簸。他可以独自仗剑在绝岭长啸,也可以纵情狂歌。他有数不清的知交好友,更不乏红颜知己,他一生笑傲红尘中,却始终摆脱不掉蚀骨的寂寞。......

  • “术”、“学”纷争背景下的西汉《春秋》学  以《谷梁<em>传</em>》与《公羊<em>传</em>》的升降为例

    “术”、“学”纷争背景下的西汉《春秋》学 以《谷梁》与《公羊》的升降为例

    吴涛著2011 年出版309 页ISBN:9787516101445

    本书利用朱维铮先生的理论,以“学随术变”的视角对西汉《谷梁》的发展历程和西汉中后期《公羊》、《谷梁》的升降进行了考察。发现“术”对“学”的选择是整个西汉中后期《春秋》学演变历程的根本原因所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