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代名赋译释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中医<em>历代</em>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何廉臣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何廉臣

    汤尔群著2017 年出版149 页ISBN:9787513236720

    何廉臣,名炳元,字廉臣,号印岩,晚年又自号“越中老朽”;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卒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浙江绍兴人,清末民初中医名家,“绍派伤寒”的代表人物。何廉臣校订、编纂、撰著之医书30余种,其......

  • 中国<em>历代</em>民族史  宋辽金时期民族史

    中国历代民族史 宋辽金时期民族史

    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等著2007 年出版408 页ISBN:7802304245

    本书以科学史观,对先秦时代诸族之源流、分布、迁徙以及政治演变、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与他族交往和融合、在创造中华文明中的贡献等方面进行精辟论述。作者摆脱归史的巢臼,一反“五胡乱...

  • <em>历代</em>珍稀司法文献  15  秋審条款  下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 15 秋審条款 下

    杨一凡主编2012 年出版1677 页ISBN:7509726905

    本书为十五卷本,繁体字版,收入历代珍稀见司法文献69种。其中第一、二、三册收入有关历朝司法制度、司法原则、办案方略类文献28种,第四、五、六、七册收入明代折狱经典《大明律例折狱指南》、《律例临民宝镜》...

  • <em>历代</em>珍稀司法文献  14  秋審条款  中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 14 秋審条款 中

    杨一凡主编2012 年出版990 页ISBN:7509726905

    本书为十五卷本,繁体字版,收入历代珍稀见司法文献69种。其中第一、二、三册收入有关历朝司法制度、司法原则、办案方略类文献28种,第四、五、六、七册收入明代折狱经典《大明律例折狱指南》、《律例临民宝镜》...

  • <em>历代</em>珍稀司法文献  13  秋審条款  上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 13 秋審条款 上

    杨一凡主编2012 年出版442 页ISBN:7509726905

    本书为十五卷本,繁体字版,收入历代珍稀见司法文献69种。其中第一、二、三册收入有关历朝司法制度、司法原则、办案方略类文献28种,第四、五、六、七册收入明代折狱经典《大明律例折狱指南》、《律例临民宝镜》...

  • 大家画品  姜宝林点评故宫武英殿<em>历代</em>书画

    大家画品 姜宝林点评故宫武英殿历代书画

    王大鹏2016 年出版224 页ISBN:9787555241386

    对于一个画家而言,他怎么想决定了怎么看,怎么看又决定了怎么画。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眼高寿才能跟上。因此,解读古代经典作品是深入传统的必要一课。李可染先生说:“故宫是......

  • 故宫珍藏<em>历代</em>法书碑帖集字系列  篆书集字与创作

    故宫珍藏历代法书碑帖集字系列 篆书集字与创作

    故宫博物院编2011 年出版97 页ISBN:9787513401135

    《篆书集字与创作》是故宫珍藏历代名碑法帖集字系列之一。此书集合诸多篆书名家作品为范本。集字而成古诗﹑格言﹑名句多首,在形式上包含有条幅﹑横幅﹑中堂﹑扇面等,且每幅作品均有题跋和印章位置示范。全书所采用......

  • 古建之魂  千古祭庙  <em>历代</em>帝王庙与名臣庙

    古建之魂 千古祭庙 历代帝王庙与名臣庙

    方士华编著;方士华编著2015 年出版167 页ISBN:9787514325201

    本书主要包括侍奉历代皇室先祖的太庙、祭祀帝王的历代帝王庙、祭祀武则天的寺庙皇泽寺、武则天祖籍地的则天庙、古都开封城内的包公祠、合肥大兴集的包公孝肃祠、全国各地建造的包公庙、最早的岳庙靖江岳王...

  • 中国<em>历代</em>战争之两宋烽烟  军事地图本

    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 军事地图本

    夜狼啸西风著2015 年出版238 页ISBN:9787503186080

    本书通过对北宋、南宋时期十场战争的历史再现,真实还原再现两宋先后与周边国家辽、西夏、金和蒙古等政权互相攻伐历史的波澜壮阔。具体讲述了四攻太原、雍熙北伐、澶渊之役、三京之战、靖康之役、黄天荡之战...

  • 中国<em>历代</em>篆刻精品100案赏析

    中国历代篆刻精品100案赏析

    董惠宁编著1995 年出版205 页ISBN:7533115759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对中国篆刻的起源、发展脉络、篆刻史上的各个流派及其产生、继承、艺术特色、相互间的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与风格作一概述。 选择中国历代最有影响的篆刻作品一百案,逐一分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