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代名赋译释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徐州<em>历代</em>诗钞  下

    徐州历代诗钞 下

    李振杰辑注2016 年出版845 页ISBN:9787507750492

    本书从历代典籍中整理出1500余首诗,时间从南北朝到晚清,内容皆有关徐州(彭城)古城(不含下属县市)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及重大历史事件等。作者480余人,有著名文人,如谢灵运、韩愈、白居易、钱起、萨都剌、苏轼......

  • 中国<em>历代</em>名臣大传

    中国历代名臣大传

    王勇编著2006 年出版283 页ISBN:7801754409

    在中国封建社会,“臣”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和被统治者百姓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臣对君来说,是“事君之吏”,是为皇帝分忧,在中国各个朝代的发展史上,无数名臣良将都留下了自己的英名,这些历史英魂的精神无疑值得我.....

  • <em>历代</em>诗词精品鉴赏书系  宋词三百首  上

    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书系 宋词三百首 上

    李淼注释1999 年出版124 页ISBN:7806264515

    《韵文精品文库:宋词三百首》内容简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词以宋称,足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宋词最初继承晚唐五代绮靡婉约的文风,笔调总在男女离愁别苦问徘徊。初期词人如晏殊父...

  • <em>历代</em>诗词精品鉴赏书系  宋词三百首  下

    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书系 宋词三百首 下

    李淼注释1999 年出版252 页ISBN:7806264515

    《韵文精品文库:宋词三百首》内容简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词以宋称,足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宋词最初继承晚唐五代绮靡婉约的文风,笔调总在男女离愁别苦问徘徊。初期词人如晏殊父...

  • <em>历代</em>名家碑帖临习  黄庭坚行书临习  砥柱铭  上苑诗  庞居士寒山子诗帖

    历代名家碑帖临习 黄庭坚行书临习 砥柱铭 上苑诗 庞居士寒山子诗帖

    马守国主编2014 年出版61 页ISBN:9787551808774

    黄庭坚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卒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祖籍婺州(今浙江金华),六世祖黄瞻于唐代以著作佐郎始移居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工文章,长于诗,创江西诗派......

  • 中国<em>历代</em>名家墨迹精粹  清·伊秉绶

    中国历代名家墨迹精粹 清·伊秉绶

    (清)(伊秉绶书)2001 年出版36 页ISBN:753222824X

    本书是中国历代名家墨迹精粹中的一册,收录了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传世书法经典作品数幅。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单字的架间结构还是整幅字的布局上都显示出书法家高超的艺术造诣,代表了其书法的最高成就。伊秉绶(1754...

  • 中国<em>历代</em>草书珍迹  中

    中国历代草书珍迹 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2001 年出版74 页ISBN:7530515535

    《中国历代书法珍迹》收入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的墨宝。从古代到近代,每个时期、各种流派风格的墨宝均入书中。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下至庶民百姓,中国书法史的精华,尽入书中。《中国历代书法珍迹》按...

  • 治国之道:中国<em>历代</em>谏书  上

    治国之道:中国历代谏书 上

    许明,王宏刚总主编2008 年出版472 页ISBN:9787500078746

    中华民族具有连续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史,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罕见的。自夏商周以来,中华民族积累了三千多年的治国经验,这也是世界各文明国家中罕见的。这三千年的治国经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认真整...

  • 治国之道:中国<em>历代</em>谏书  中

    治国之道:中国历代谏书 中

    许明,王宏刚总主编2008 年出版433 页ISBN:9787500078746

    中华民族具有连续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史,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罕见的。自夏商周以来,中华民族积累了三千多年的治国经验,这也是世界各文明国家中罕见的。这三千年的治国经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认真整...

  • <em>历代</em>拓本精华  九成宫醴泉铭  李祺本

    历代拓本精华 九成宫醴泉铭 李祺本

    何海林编2011 年出版41 页ISBN:9787532633159

    本书为“历代拓本精华”系列丛书之一,精选馆藏底本,为首次四色精印,并延请专家释文。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