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火焰精细结构及其传播动<em>力学</em>

    火焰精细结构及其传播动力学

    孙金华,王青松,纪杰等著2011 年出版225 页ISBN:9787030305985

    本书以燃烧基础理论、燃烧测试技术原理及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对气体火焰、云雾火焰、气云复合火焰、固体表面火焰等的精细结构以及传播(蔓延)动力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全书共分七章...

  • 工程<em>力学</em>  第2版

    工程力学 第2版

    陈传尧,王元勋编2018 年出版349 页ISBN:9787040492446

    本书为第2版,是在初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配套了名师课堂视频、工程案例等数字化资源修订而成的新形态教材。本书主要阐述了刚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和变形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

  •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精细讲解  切面解剖  血流动<em>力学</em>荷诊断详要  中文翻译版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精细讲解 切面解剖 血流动力学荷诊断详要 中文翻译版

    里见元义原著;王建华,赵映主译2018 年出版292 页ISBN:9787030579683

    全书共分为3章,分别为超声诊断基础、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精讲以及胎儿心脏检查方法和病例精讲。第1章讲述了常规切面和解剖、分段诊断法、超声心动图测量、简化伯努利方程式以及常见畸形分析等;第2章阐述了61种...

  • 工程<em>材料</em>与成形技术基础  修订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 修订版

    鞠鲁粤主编2007 年出版301 页ISBN:9787040219630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按照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改革指南》的精神编写而成的,在内容和体系上作了较大的...

  • 高性能CFRP<em>材料</em>及其在预应力结构中的应用

    高性能CFRP材料及其在预应力结构中的应用

    陆春华等著2016 年出版251 页ISBN:7030491831

    本书以我国首座CFRP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主要论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特性、锚固特性、智能特性以及预应力CFRP索结构的静动力特性及分析技术。全书内容主要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类别、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

  • 路基连续压实控制动<em>力学</em>原理与工程应用

    路基连续压实控制动力学原理与工程应用

    徐光辉著2016 年出版471 页ISBN:9787030490230

    本书主要介绍了连续压实控制动力学的理论体系、测试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七章以及一个附录,第1章论述了路基结构的技术特征、性能要求以及实现的途径,对填筑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对连...

  • 工程<em>材料</em>与机械制造基础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齐乐华主编2006 年出版332 页ISBN:7040190907

    本书遵循机械基础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精神,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集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工艺为一体...

  • 带式输送机柔性多体动<em>力学</em>分析方法

    带式输送机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

    王繁生著2013 年出版212 页ISBN:9787564619756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带式输送机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第1章简要介绍了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特点、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及本书的主要内容;第2章介绍了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研究所涉及的数学及...

  • <em>材料</em>科学与工程基础  下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下

    刘国权主编;毛卫民等参编2015 年出版814 页ISBN:9787040422320

    本书遵循材料类和机械类专业厚基础、重应用、宽口径的特点与要求,既侧重材料科学基础与材料工程基础内容,同时又适当反映材料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协同创新理念,高度重视基本概念与原理在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

  • 工程热<em>力学</em>

    工程热力学

    陈巨辉,戴冰,李九如,于广滨编著2017 年出版314 页ISBN:9787030528698

    工程热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最为重要的三大技术基础课之一,也是从事能源动力及环保行业应用最广泛的课程之一。工程热力学是充满生机的经典学科,大量的经典内容仍是现代学子为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掌握的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