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大哲学课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小说理论  试从历史<em>哲学</em>论伟大史诗的诸形式

    小说理论 试从历史哲学论伟大史诗的诸形式

    (匈)卢卡奇著;燕宏远,李怀涛译2018 年出版148 页ISBN:9787100163576

    《小说理论》是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卢卡奇的名著,从历史哲学论探讨了伟大史诗的诸形式。该书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史诗时代和现代的分析、对比和对各种不同类型小说中主人公特点的集中褒贬评论,表达了一大部分知...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em>哲学</em>手稿》研究文集  马克思主义探原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 马克思主义探原

    周树智主编2011 年出版401 页ISBN:9787224096385

    本书系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集,全书包括第一编《手稿》的历史地位;第二编《手稿》与价值哲学;第三编《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论;第四编《手稿》中的实践论;第五编《手稿》中的人性论;第六编《手.....

  •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对马克思历史的<em>哲学</em>批判思想-逻辑-方法的一种诠释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对马克思历史的哲学批判思想-逻辑-方法的一种诠释

    冯玉珍著2005 年出版659 页ISBN:7500452195

    本书从哲学、政经、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对马克思思想做了全面的阐释。

  • 大<em>哲学</em>家  101

    哲学家 101

    (英)麦德森·皮里著;马亭亭,王静,王明宇译2012 年出版206 页ISBN:9787547405925

    本书简明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奠定西方哲学基础的101个伟大的哲学家。马德森·皮里在书中将从古希腊到今天的思想家一一道来。他行文简洁,对每位哲学家的介绍不过400字,但足以将推动哲学这一迷人领域发展的10...

  • 德国<em>哲学</em>  2013年卷

    德国哲学 2013年卷

    邓晓芒,戴茂堂主编;舒红跃副主编2014 年出版406 页ISBN:9787509767139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德国哲学》从1986年至2001年由张世英先生任主编,洪谦先生、贺麟先生和熊伟先生为顾问,一共...

  • 马克思主义<em>哲学</em>论丛  2014年第4辑(总第13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4年第4辑(总第13辑)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2014 年出版428 页ISBN:978750977000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13辑,对习近平同志关于“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列讲话精神做了深入解读和阐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社会形...

  • 马克思主义<em>哲学</em>论丛  2017年第3辑  总第24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7年第3辑 总第24辑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2017 年出版308 页ISBN:978752011608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24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解读,深入研究了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路径...

  • 永远的马克思  马克思<em>哲学</em>的当代性

    永远的马克思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吴德勤著2004 年出版325 页ISBN:7810587366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一系列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的解读,阐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第二部分,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评述,阐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第三部分,正面提出如何......

  • 猎人<em>哲学</em>家  优势的人生经验

    猎人哲学家 优势的人生经验

    王舜清著2001 年出版225 页ISBN:7800733394

    1993年作者开始着手研究人的思维与脑的工作,因为作者观察到,未来的时代将会持续不断地发生剧变,尤其是在21世纪初期。大家都在寻找一种新的模式,希望能够借由新的模式来打开僵局,突破旧思维,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 问题的<em>哲学</em>研究

    问题的哲学研究

    张掌然著2005 年出版353 页ISBN:7010052840

    “没有问题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然而这却成了中国哲学界的窘状:大多数学者有的是观点,而恰恰没有问题了。作者选择了“问题”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无疑显示出其敏锐的学术眼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