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后初期台湾文学与思潮论文集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 购买点数:20 点
- 作 者:东海大学中文系编辑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576687527
- 标注页数:728 页
- PDF页数:740 页
前言&王建生 1
光复初期(1945~1949年)的台湾社会与文学&邓孔昭 1
五○年代台湾古典诗队伍的重组与诗刊内容的变异——以《诗文之友》为主&施懿琳 29
壹、前言 29
贰、四、五○年代的台湾古典诗刊 30
参、五○年代台湾古典诗队伍的重组及其互动 41
肆、从《诗文之友》看五○年代古典诗主导权的转移与诗刊内容的变异 49
伍、结论 59
郑坤五作品中的女子教育理念&吴福助 62
壹、前言 62
贰、女子教育与郑坤五 64
参、郑坤五对女子教育的理念 71
肆、结语 86
附录 88
附记 97
黄得时的台湾文学史观析论&陈万益 100
论詹作舟医师汉语旧诗的时代缩影&薛顺雄 116
前言 116
桃符换旧夕阳天——异族统治 117
更欣光复到台湾——光复喜赋 123
枉教壁上绘团圆——光复悲情 128
风雨交加欲断魂——二二八事变批判 137
流星满眼处身危——白色恐怖受害者 144
飘零身世怆情多——哀台湾同胞 150
产生民主畸形儿——选举见闻 158
来逐斜阳谒蒋公——英雄崇拜 162
结语 170
战后初期「台湾文学路向之争」的真相探讨&彭瑞金 177
壹、前言——重刊《龙安文艺》的新省思 177
贰、「桥」副刊省内外作家的台湾文学对话 184
参、省外作家的台湾文学观 195
肆、结语——人民,人民,多少谎言假人民之名以行 201
《笠》诗社与新即物主义&杜国清 206
战后台湾文学界的第一波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与新批评&张双英 230
现代主义文学在台湾——二度西潮的美学导向&马森 274
壹、何谓现代主义? 275
贰、中国在现代化中所遭遇的现代主义文学 277
参、何谓二度西潮? 279
肆、台湾的二度西潮与现代主义文学 281
伍、现代主义文学在台湾的波折 284
陆、结语 288
《笔汇》的创刊、变革及其影响&林瑞明 293
壹、《笔汇》的时代背景 293
贰、永远的革新号 294
参、《笔汇》的宗旨与内容特色 296
肆、《笔汇》时代的陈映真、叶笛及其他 298
伍、《笔汇》的文学位置 305
陆、结语 310
存在主义和一九六○年代台湾短篇小说&许达然 315
壹、西方哲学里的存在 316
贰、台湾文学里的存在 348
参、小结 381
战后台湾存在主义的思索——王尚义从「异乡人」到「失落的一代」&洪铭水 401
壹、前言 401
贰、战后台湾的政治文化 404
参、王尚义存在主义的思索 409
肆、《从异乡人到失落的一代》的隐喻 415
不离岛的离岛文学——试论杨逵「绿岛家书」&杨翠 420
壹、前言 420
贰、台湾文学史的「离岛」——「绿岛家书」的封箱与出土 424
参、禁锢的双岛——「绿岛家书」的时/空背景 436
肆、「父亲」的缺席与在场——以书信参与子女的成长 448
伍、解除贫穷魔咒·构筑「新乐园」 468
陆、代结论——「绿岛家书」中没有故事的叶陶 474
漂泊与放逐——陈映真六○年代小说中的「离散」思潮和叙述策略&林镇山 479
壹、前言 480
贰、「离散」与Diaspora——东/西方的反思 484
参、真实作者、蕴含作者(implied author)、价值观和轨范准则(norms) 488
肆、六○年代文学台湾的「离散」沧桑录——从〈故乡〉到〈第一件差事〉 493
伍、结语 520
张道藩《文艺创作》与五○年代台湾文坛&应凤凰 523
壹、前言 523
贰、杂志三大特色——从「文奖会」与「创刊词」说起 525
参、《文艺创作》作家群 535
肆、结论 542
五、六○年代潘人木小说面面观&张素贞 547
壹、作家身影 548
贰、小说面面观 551
参、结论 576
六○年代台湾中长篇少年小说作品评析&许建昆 585
壹、六○年代台湾少年小说创作出版情形 586
贰、台湾少年小说理念的提出 587
参、六○年代台湾少年小说作家及作品简介 590
肆、六○年代台湾少年小说的基本模式 597
伍、影响六○年代台湾少年小说写作的因素 605
陆、结论——六○年代台湾中长篇少年小说的发展与意义 608
附录 611
五○年代的林海音&吕正惠 615
台湾战后新剧剧本&邱坤良 640
壹、前言 640
贰、战后之初新剧「文艺复兴」? 642
参、剧团的文本与演出内容 648
肆、廖和春的剧本创作 653
伍、结论 661
附录 663
〈董桑〉与汤德章——二·二八哀史&冈崎郁子 666
前言 667
壹、小说中的〈董桑〉 668
贰、汤德章的一生 673
参、〈董桑〉的主题 677
结语 681
五、六○年代台湾文学的海外影响&刘登翰、刘小新 684
附录一:「战后初期台湾文学与思潮」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 708
附录二:主持人讲稿 711
- 《语文 4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编著》熊江平,刘勇强主编 2006
- 《耕耘集-吉林大学校庆四十周年中文系论文集》中文系论文集 1986
- 《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第十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静波,胡令远编 2003
- 《杏坛教思录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学研究论文集》阮忠主编 2006
- 《缅怀与传承 东海中文系50年学术传承研讨会论文集》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编辑 2007
- 《卿云集 复旦大学中文系七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复旦大学中文系编 2002
- 《辽宁大学 学术论文选编中文系 2 1983-1984》 1985
- 《辽宁大学学术论文选编 中文系 1 1983-1984》 1985
- 《远去的背影 清华大学中文系纪念朱自清新文学研究论文集》蓝棣之,解志熙编 2002
- 《辽宁大学学术论文选编 中文系 3 1979-1982》辽宁大学科研处编 1983
- 《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编》河南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河南大学中文系函授教研室,郑州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编 1984
- 《鲁迅书信选》鲁迅著;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 1973
- 《鲁迅作品分析》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编 1974
- 《鲁迅小说选》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 1972
- 《鲁迅书信选》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 1973
- 《戏剧》河北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同编 1980
- 《鲁迅诗歌散文选》鲁迅著;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 1972
- 《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 1973
- 《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资料室,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资料室合编 1979
- 《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 上》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武汉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编 1979
- 《南朝颜谢诗研究》陈美足著 1989
- 《文津讲读会演讲录 第1辑》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当代绿色经济研究中心编 2017
- 《文津演讲录 12》周和平主编 2014
- 《文津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 经部》《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编 2006
- 《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 据文津阁四库全书补 集部 宋元卷》杨讷,李晓明编著 2006
- 《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于永昌著 2014
- 《文津重读 历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者讲座集萃》国家图书馆编 2018
- 《文津演讲录·文津演讲录:国家图书馆经典讲座精选集·之二》中国国家科书馆分馆编 2002
- 《文津演讲录》任继愈主编 2008
- 《文津演讲录 之五》任继愈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