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隐寺与北宋佛教 第二届灵隐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上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 购买点数:15 点
- 作 者:光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802548886
- 标注页数:500 页
- PDF页数:523 页
【特稿】 1
灵隐契嵩儒佛融合论及其文化史意义&方立天 2
【永明延寿大师与灵隐寺】 9
由中兴第一代住持延寿等禅师看灵隐寺之法眼宗传统&董群 10
宗照延寿对北宋佛教的贡献与影响&黄公元 16
灵隐寺中兴者永明延寿禅师之缘起思想&郭延成 29
评述永明延寿禅师《唯心诀》的思想特征&胡建明 37
略述永明延寿大师对戒的认识——以《宗镜录》为主&释通祥 45
永明延寿《万善同归集》主题思想述要&魏建震 51
辨中国佛教中的三教圆融观——以延寿、契嵩、莲池为例&释海慧 61
永明大师的《禅净四料简偈》:历史悬案、思想明案与修持金案——兼论虚云大师与印光大师《禅净四料简》观&黄家章 69
高丽初高僧智宗和杭州灵隐寺延寿&黄仁奎 82
【重显大师与灵隐寺】 89
北宋高僧重显禅师思想初探&释仁空 90
龙象的韬光——重显禅师遁迹灵隐考&能仁 101
宋代禅师雪窦重显与灵隐寺之因缘&黄绎勋 112
文字禅的代表作:《雪窦颂古百则》与《碧岩集》&吴平 119
【契嵩大师与灵隐寺】 129
契嵩与灵隐寺&赵伟 130
明教大师契嵩生平研究&徐文明 141
释契嵩生平考略&聂士全 154
论明教契嵩的禅宗史观&黄连忠 161
契嵩大师与灵隐禅寺&释道澈 172
禅境高深无人会 妙手文章转乾坤——明教契嵩禅师浅论&释道法 178
灵隐契嵩禅师的行业道迹&达亮 188
灵隐契嵩禅师的护教活动&林观潮 203
契嵩禅师的护教及其对现时代佛教护教的重要意义&张昌盛 212
契嵩及其《镡津文集》&刘霞羽 224
契嵩与《坛经》思想&伍先林 230
契嵩禅师的禅学思想——以《坛经赞》为考察核心&释佛心 240
浅论契嵩禅师的原教思想&释宽江 248
契嵩大师的“禅门定祖”说&刘立夫 257
契嵩对华严思想的融摄与转化&王连冬 266
契嵩孝道观论析&欧阳镇 272
明教契嵩《孝论》研究——兼论儒家“孝道”观对佛教思想的植入&黄昆威 279
明教契嵩《孝论》的孝道思想——兼与释迦牟尼的孝道思想相比较&李春尧 292
北宋佛日契嵩禅师《孝论》略评&释德澄 302
契嵩对韩愈的批驳&韩焕忠 310
契嵩非韩的文学意义&张勇 316
试析契嵩校勘《坛经》的禅儒融合思想&白光 327
契嵩融汇儒佛思想特点窥豹——以《镡津集·中庸解》为蓝本&金易明 333
契嵩的佛、儒一体论及其对韩愈原道论的批判&赖功欧 352
契嵩儒化思想对北宋佛教的影响&释本戒 358
宗密《原人论》与契嵩《原教》之“儒释会通”思想比较研究&稂获 365
欧阳修、契嵩与儒佛交涉&梁世和 374
北宋沙门契嵩会通佛儒之道&释明空 381
契嵩诗与儒释合一思想&张利明 390
从契嵩“儒释一贯”的基本理路看北宋佛教中国化的特点——以《辅教编》为中心&张轩 398
契嵩大师与北宋佛教&朱明忠 404
契嵩古律诗所反映的现实主义精神&黄惠菁 410
永明延寿的禅思想对韩国佛教的影响&金邦龙 421
【北宋佛教人物与灵隐寺】 429
赞宁年表(简)考&中 观 430
赞宁的《宋高僧传》及三教关系论&李明友 436
试论赞宁的三教观&李万进 441
西方学界对赞宁之研究&郭瑞 451
试论北宋禅僧与士人的互动——以灵隐寺僧契嵩为例&陈文博 456
释赞宁“援儒入佛”思想简论&梁琼 463
瞎堂慧远禅师的行持与禅法&冯焕珍 472
瞎堂慧远禅师的悟道境界及其法语内涵探析——以《瞎堂慧远禅师广录》为线索&释慧观 483
论北宋初年灵隐寺与福建宁德支提山寺的密切关系&张云江 488
延珊禅师及灵隐法眼宗系&刘田田 495
下册 501
幻旻禅师与北宋时期的灵隐寺&叶宪允 501
钱塘且驻却一僧——智圆的思想与世界&邱高兴 506
清耸了悟系禅师在北宋&王荣国 515
汉传佛教的社会调适径路——从北宋赞宁“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说起&姚彬彬 524
雪窦明觉禅师与灵隐寺之因缘略论&释香象 529
北宋著名诗僧如璧禅师事迹、交游及其与灵隐寺的关系&万里 539
试析痴绝道冲的禅法&昌莲 557
法真守一禅师生平略考&张敬川 573
生弘律范 死归赡养——北宋元照律学思想浅析&释佛智 580
从唯识学角度看道济禅师的非凡行径&释演相 597
济公与佛教的化现说&释亦合 603
东坡居士与杭州灵隐寺&颜冲 616
苏轼与灵隐寺三题&徐明生 622
佛教禅宗的幸福论——以苏轼的禅诗为中心&朴永焕 631
从“庆历新政”看北宋欧阳修《本论》的佛教批评&静贤 652
【灵隐寺典籍研究】 662
契嵩《镡津文集》版本简述&王红蕾 662
惠昕、契嵩本《坛经》的版本问题——兼论禅宗的当代发展&师领 676
罗处约与《灵隐寺碑记》&李晓宇 681
罗处约《灵隐寺碑记》浅读&李玉用 691
黄龙惟清禅法思想析论&蒋九愚 姜志景 696
宋仁宗与灵隐寺德章师的禅学因缘&谭洁 706
论宋仁宗与灵隐寺&何孝荣 715
【历代禅师研究】 726
天台德韶及其禅法&可祥 726
法云法秀丛考(之一)——生平·师承·禅锋&屈涛 738
方会禅师及其禅法&习细平 747
南宋拙庵德光事迹与江西禅宗向浙江播迁略论&陈金凤 755
密庵咸傑及其禅法研究&喻静 762
潼川禅门人物传&黄夏年 777
弘一法师诗文的艺术风格&王晚霞 783
【北宋灵隐寺院研究】 790
北宋灵隐寺院体制:机制互动与法体圆融&王仲尧 790
宋代灵隐寺数次易名的历史含义——兼论宋代的年号寺观与功德坟寺&张雪松 805
北宋时期灵隐新寺寺名考释&王宣宣 813
北宋时期灵隐寺名僧简论&王大伟 于飞 817
北宋士大夫与灵隐寺——兼论古代文人与佛教的几种关系&张培锋 822
北宋天圣年间赐杭州景德灵隐寺常住田考&陈靖华 831
灵隐寺北宋石塔所见行脚僧图像及相关问题研究&董华锋 843
浙江灵隐寺飞来峰与贵州梵净山弥勒造像之比较&王路平 849
从宋人诗词中管窥北宋灵隐寺&梁胜兴 857
传说与历史的互动——北宋灵隐寺护法故事的建构&余红艳 864
从《景德传灯录》与《天圣广灯录》看宋初临济宗对灯史的改造&冯国栋 869
北宋皇室与灵隐寺&释法缘 875
两宋时期灵隐寺刍议&佟洵 886
【其他】 896
从北宋初期的文教格局透视江南佛教的文化路向&陈永革 896
北宋奉先寺兴废考——以开宝二年《新建佛国宝幢愿文》为中心&赵生泉 908
北宋时期中国与高丽佛事交往情况述略&陈洁 914
宋代吴越与高丽佛教文化交流&周祝英 919
从大觉国师义天的入宋求法看北宋时期的中韩佛教交流&金镇戊 926
试论高丽义天大师的“通佛教”思想&释法志 933
杭州茶禅中韩一味——以灵隐寺、天竺寺为中心的考察&赖贤宗 943
台湾一贯道的济公&释坚意 961
杭州佛教与“东南佛国”&张家成 966
山家山外之争的哲学意义&谢大宁 974
天台宗:一种“海洋性”佛教&陈坚 982
关于“唯识”一词翻译问题的再思考&成建华 993
对狮子衔草纹与金狮子传说的考察&尚永琪 1000
从霞浦本《摩尼光佛》看摩尼教对佛教的依托&杨富学 包朗 1004
- 《论文集-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1988
- 《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 1996
- 《第二届海外汉语方言研讨会论文集》王建设,孙汝建主编 2012
- 《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西洋汉语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史研讨会论文集》姚小平主编 2008
- 《第二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222
- 《第二届HNC与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苗传江,杜燕玲主编 2004
- 《第二届中德现代建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李百浩主编 2002
- 《第二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成思危主编 2002
- 《第三届国际临床神经病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痴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222
- 《语言·语篇·语境 第二届全国系统功能语法研讨会论文集》朱永生主编 1993
- 《新编有机化学》宋光泉主编 2005
- 《粘弹性理论》周光泉,刘孝敏编著 1996
- 《线性调节理论基础》韩建勋,李光泉编 1983
- 《有机化学》肖畴阡,宋光泉主编 1996
- 《吴越佛教》光泉,刚晓主编 2008
- 《自然科学概论》刘华,梅光泉编著 2000
- 《通用化学实验技术》宋光泉主编 1998
- 《档案工作基础》李光泉主编 2003
- 《因明 第7辑》郑堆,光泉主编 2014
- 《因明 第4辑》张忠义,光泉主编 2010
- 《七朝古都北京》周俊英编著 2010
- 《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报告 2006》曲德森,乔东亮主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编 2006
- 《出版产业与出版文化研究》彭俊玲著 2009
-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 古钟卷》梅宁华,陶信成主编;全锦云卷主编 2000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古籍善本卷》《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编 2001
- 《中国民俗文化志 北京·大兴区卷》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刘铁梁主编;毛晓帅,马兰副主编 2016
-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 中英文本 家具卷》梅宁华,陶信成主编;侯明卷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编 2003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