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 3
(《资本论》第四卷) 3
第三册 3
[第十九章] 托·罗·马尔萨斯 3
[(1)马尔萨斯把商品和资本这两个范畴混淆起来] 3
[(2)马尔萨斯所解释的庸俗的“让渡利润”见解。马尔萨斯对剩余价值的荒谬观点] 11
[(3)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马尔萨斯主义者和李嘉图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他们在对待工人阶级的立场方面的共同点] 15
[(4)马尔萨斯片面地解释斯密的价值理论。他在同李嘉图论战中利用斯密的错误论点] 17
[(5)马尔萨斯对斯密关于不变的劳动价值这一论点的解释] 20
[(6)马尔萨斯利用李嘉图关于价值规律的变形的论点反对劳动价值论] 22
[(7)马尔萨斯的庸俗的价值规定。把利润看成商品价值附加额。马尔萨斯对李嘉图相对工资见解的反驳] 25
[(8)马尔萨斯的生产劳动和积累的观点同他的人口论相抵触] 29
[(a)]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29
[(b)]积累 29
[(9)][马尔萨斯所理解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0
[(10)]马尔萨斯的价值理论[补充评论] 34
[(11)]生产过剩。“非生产消费者”等等。[马尔萨斯为“非生产消费者”的挥霍辩护,把它看成防止生产过剩的手段] 36
[(12)马尔萨斯同李嘉图论战的社会实质。马尔萨斯歪曲西斯蒙第关于资产阶级生产的矛盾的观点。马尔萨斯对普遍生产过剩可能性的原理所作的解释的辩护论实质] 50
[(13)李嘉图学派对马尔萨斯关于“非生产消费者”的观点的批判] 59
[(14)马尔萨斯著作的反动作用和剽窃性质。马尔萨斯为“上等”阶级和“下等”阶级的存在辩护] 61
[(15)匿名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对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原理的阐述] 63
[第二十章]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70
(1)罗·托伦斯 70
[(a)斯密和李嘉图论平均利润率和价值规律的关系] 70
[(b)托伦斯在价值由劳动决定和利润源泉这两个问题上的混乱。局部地回到亚·斯密那里和回到“让渡利润”的见解] 73
[(c)托伦斯和生产费用的概念] 81
(2)詹姆斯·穆勒[解决李嘉图体系的矛盾的不成功的尝试] 87
[(a)把剩余价值同利润混淆起来。利润率平均化问题上的烦琐哲学。把对立的统一归结为对立的直接等同] 88
[(b)穆勒使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同价值规律相符合的徒劳尝试。局部地回到供求论] 92
[c]穆勒不理解工业利润的调节作用] 104
[(d)]需求,供给,生产过剩[直接把需求和供给等同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 106
[(e)]普雷沃[放弃李嘉图和詹姆斯·穆勒的某些结论。试图证明利润的不断减少不是不可避免的] 110
(3)论战著作 116
(a)《评政治经济学上若干用语的争论》[政治经济学上的怀疑论;把理论的争论归结为用语的争论] 116
(b)《论马尔萨斯先生近来提倡的关于需求的性质和消费的必要性的原理》[匿名作者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对李嘉图的积累理论的解释。不理解引起危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 125
(c)托马斯·德·昆西[无法克服李嘉图观点的真正缺陷] 132
(d)赛米尔·贝利 133
[(α)《评政治经济学上若干用语的争论》的作者和贝利在解释价值范畴中的肤浅的相对论。等价物问题。否认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133
[(β)劳动价值和资本家利润问题上的混乱。贝利把内在的价值尺度同价值在商品或货币上的表现混淆起来] 159
[(γ)把价值同价格混淆起来。贝利的主观主义观点。关于费用价格和价值的差额问题] 173
(4)麦克库洛赫 182
[(a)在彻底发展李嘉图理论的外表下使李嘉图理论庸俗化和完全解体。肆无忌惮地为资本主义生产辩护。无耻的折衷主义] 182
[(b)通过把劳动的概念扩展到自然过程而对劳动的概念进行歪曲。把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同起来。把利润解释为“积累劳动的工资”的辩护论观点] 192
(5)威克菲尔德[在“劳动价值”和地租问题上对李嘉图理论的局部反驳] 205
(6)斯特林[用供求关系对资本家的利润作庸俗解释] 206
(7)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直接从价值理论中得出李嘉图关于利润率和工资量成反比的原理的徒劳尝试] 208
[(a)把剩余价值率同利润率混淆起来。“让渡利润”见解的因素。关于资本家的“预付利润”的混乱见解] 208
[(b)成品的生产和生产这个成品的不变资本的生产结合在一个资本家手里会不会影响利润率] 232
[(c)关于不变资本价值的变动对剩余价值、利润和工资的影响的问题] 238
[(8)结束语] 259
(1)小册子《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260
[(a)把利润、地租和利息看成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的积累和所谓“劳动基金”之间的相互关系] 260
[第二十一章]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 260
[(b)]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和资本积累条件下资本和收入的交换问题] 269
[(c)]小册子作者的功绩及其观点在理论上的混乱。他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对外贸易的作用以及“自由时间”是真正的财富等问题的意义] 276
(2)莱文斯顿[把资本看成工人的剩余产品。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对抗形式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本身混淆起来。由此产生的对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否定态度] 283
(3)霍吉斯金 289
[(a)]资本的非生产性的论点是从李嘉图理论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290
[(b)反驳李嘉图的资本是积累劳动的定义。关于并存劳动的见解。对物化的过去劳动的意义估计不足。现存财富同生产运动的关系] 293
[(c)]所谓积累不过是一种流通现象(储备等是流通的蓄水池) 309
[(d)霍吉斯金对资本家为工人“积累”生活资料的见解的驳斥。霍吉斯金不了解资本拜物教化的真正原因] 319
[(e)]复利;根据复利说明利润率的下降 329
[(f)霍吉斯金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346
[(g)霍吉斯金的基本论点在其《通俗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的表达》 349
[(h)霍吉斯金论资本的权力以及论财产权利的变革] 352
[(4)]政治经济学家的反对派布雷 353
[第二十二章]拉姆赛 360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尝试。关于资本是不重要的社会形式的观点] 360
[(2)拉姆赛关于剩余价值和价值的观点。剩余价值归结为利润。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变动对利润率和利润量的影响问题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明。资本的有机构成,积累和工人阶级的状况] 363
[(3)拉姆赛论“总利润”分为“纯利润”(利息)和“企业主利润”。在他关于“监督劳动”、“补偿风险的保险费”和“超额利润”等观点中的辩护论因素) 389
- 《弗·恩格斯画传 1820-1895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1985
- 《列宁晚年著作导读》赵培著 2018
- 《中央编译文库 世界文学名著 白鲸》(美)麦尔维尔著;罗山川译 2011
- 《中央编译文库 世界文学名著 机器岛》(法)凡尔纳著;庄金秋译 2011
- 《中央编译文库 世界文学名著 柳林风声》(英)格雷厄姆著;杨静远译 2011
- 《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丛 肖邦评传 上》尤·阿·克列姆辽夫 1955
- 《中央编译文库 世界文学名著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罗国林译 2010
- 《中央编译文库 世界文学名著 十日谈》(意大利)乔万尼·薄伽丘著;肖天佑译 2010
- 《中央编译文库 世界文学名著 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程庆华,王丽平译 2010
- 《中央编译文库 世界文学名著 王子与贫儿》(美)马克·吐温著;易乐湘译 2011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5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85
- 《恩格斯和倍倍尔通信集 1868-1895》(联邦德国)布卢门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85
- 《马克思恩格斯书简》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73
- 《恩格斯和倍倍尔通信集 (1868-1895年)》(联邦德国)维尔纳·布卢门贝格编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联邦德国)维尔纳·布卢门贝格编 1985
-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58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66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60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66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66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0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1962
-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2=records of supreme people's court press conferences 2012》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3-1996 压配式实心轮胎=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2-1996 压配式实心轮胎系列=Series of 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3-2008 压配式实心轮胎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92-2008 数控压力机、液压机用模拟负荷测试系统=Analog load testing system for CNC presses and hydra》 2222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