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章 蒙古族的起源和形成 1
第一节 蒙古族兴起以前中国的北方民族 2
一、匈奴与东胡 2
二、乌桓、鲜卑、柔然 4
三、突厥、回鹘 6
四、契丹、女真 7
第二节 蒙古各部的来源和分布 9
一、蒙古各部的来源 9
二、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 11
三、蒙古周邻诸部落 12
第三节 蒙古族兴起前夕的蒙古社会状况 14
一、经济文化生活 14
二、社会组织 19
一、蒙古各部的统一及蒙古民族的形成 27
第四节 蒙古各部的统一及蒙古国家的建立 27
二、蒙古国家的建立 36
第二章 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蒙古族 45
第一节 蒙古国时期蒙古族的发展及领域的扩展 45
一、成吉思汗南下攻金及西征 46
二、窝阔台汗灭金和西征 53
三、蒙哥汗攻宋及西征 56
四、蒙古四大汗国 58
第二节 元朝的兴亡 61
一、忽必烈汗时期社会的发展 61
二、皇室的帝位之争 68
三、政治的腐败和元朝的灭亡 72
第三节 元代蒙古族的分布与社会经济 74
一、蒙古族的分布 74
二、社会经济生活 76
一、蒙古社会的封建化与各阶级状况 91
第四节 元代蒙古族的社会组织和阶级状况 91
二、四等人制及蒙古族的地位 95
三、蒙古族人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97
第五节 元代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及与各族文化的交流 100
第六节 古代蒙古人的生活习俗 114
第三章 时代的蒙古族 125
第一节 蒙古封建主割据与统一的斗争 125
一、北元和明朝之间的战争 125
二、明初蒙古族的分布和封建主之间的斗争 132
三、达延汗的统一和封建秩序的调整 143
四、俺答汗与漠南地区的发展 149
第二节 明代蒙古族的社会和经济 156
一、社会结构 156
二、阶级关系 160
三、经济生活 164
一、黄教的传播及其影响 177
第三节 明代蒙古族的宗教、文化和风俗 177
二、明代蒙古族的文化 184
三、明代蒙古族的生活习俗 198
第四章 清代的蒙古族 208
第一节 清朝征服蒙古各部 208
一、后金(清)崛起时蒙古的内外形势 208
二、漠南蒙古并入清朝 210
三、漠北喀尔喀并入清朝 211
四、和硕特部并入清朝 212
五、清朝征服准噶尔 214
六、土尔扈特回归故土 216
第二节 清政府对蒙古的统治政策 218
一、理藩院的设置 218
二、将军、都统、大臣的分地控制 220
三、黄教的利用 221
四、联姻 223
五、厉行封禁政策 224
六、加强驿站制度 226
第三节 盟旗制度 227
一、札萨克旗的建立和会盟 227
二、盟旗的组织形式及其性质 230
三、总管旗与喇嘛旗 234
第四节 清代蒙古社会的封建等级、阶级及封建剥削 238
一、封建等级 238
二、阶级及封建剥削 241
第五节 清中叶以前蒙古族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多种经济的形成 245
一、畜牧业 246
二、农业 247
三、商业 256
四、手工业 260
一、资本主义列强侵入蒙古地区 262
第六节 清晚期蒙古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62
二、甲午战争后俄日瓜分蒙古地区的危机 267
三、清朝对蒙政策的转变与民族压迫的加重 269
四、清末蒙古社会经济的变化 278
第七节 蒙古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87
一、蒙古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287
二、蒙古族各阶层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288
三、十九世纪下半叶蒙古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291
四、蒙古族人民以抗垦为中心的反清斗争 298
五、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部分蒙古族青年的革命活动 307
第八节 清代蒙古族的文化 308
一、语言文字与历史 309
二、文学作品 311
三、医学、天文历象 315
四、艺术 316
五、文化教育 317
六、风俗习惯 319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蒙古族 323
第一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蒙古族 323
一、帝国主义策动下的蒙古“独立”“自治”运动 323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蒙古族 337
三、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347
四、蒙古族解放运动新时期的开始 354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蒙古族 367
一、国民党的对蒙政策及其统治 367
二、蒙古族封建上层的“自治”运动 378
三、蒙古族人民解放斗争的恢复与发展 387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的蒙古族 399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沦陷 399
二、蒙疆傀儡政权的建立及其统治下的内蒙古西部地区 405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政策和蒙古民族工作 414
四、抗日战争中的蒙古族 421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和蒙古民族解放斗争的伟大胜利 428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地区的形势 428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 432
三、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439
四、民族区域自治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 443
五、全国蒙古族人民的解放 451
第五节 民国时期蒙古族的文化 459
一、文化教育 459
二、蒙文出版事业 461
三、历史、语言、文学 464
附录一:大事年表 473
附录二:人名、地名等索引 541
后记 589
地图:一——五 589
图片:一——三七 589
- 《铁军魂 《铁军魂》编写组》 1996
- 《法学基础 《法学基础》编写组》《法学基础》编写组 1989
- 《编写标准的系列教材 标准编写指南》洪生伟,钱高娣编著 2222
-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 九院校教材编写组》九院校教材编写组 2222
-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下 九院校教材编写组》九院校教材编写组 2222
- 《英语搭配大词典 苏州大学《英语搭配大词典》编写组》王文昌 1988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八院校函授教材编写组》八院校函授教材编写组 1986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八院校函授教材编写组》八院校函授教材编写组 1986
-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 中央党校编写组 藏文》 1974
- 《四川省蔬菜水产饮食服务公司 《四川菜谱》编写组》四川省蔬菜水产饮服务公司,《四川菜谱》编写组 197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宣誓本》本书写组 2018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资格考试专用辅导教材》本书写组著 2014
- 《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 建立市场体制》本报告翻译组译 2002
- 《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 让服务惠及穷人》世界银行编著;本报告翻译组译 2004
- 《俄汉例解词典》本词典编译组编著;苏仿,李平华等编译 1994
- 《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 与贫苦作斗争》本报告翻译组译 2001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第二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学术讨论会 论文选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本论文编选组,《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 1979
- 《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 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 改进制度、增长模式与生活质量》本报告翻译组译 2003
- 《献给母校之诗贴》黄飞山书写 2006
- 《元曲名篇精选》李放鸣,黄平书写 1999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
- 《FREEDOM OF THE PRESS》DAVID L.GEBERT 2005
- 《Racism and the press》Teun A.van Dijk 2016
- 《Im spiegel per presse 1》Albert Schmitz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