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探讨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实际发展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中国本土理论。通过对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发展和转移轨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理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中国区域发展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学集群及其集聚—溢出效应等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三关系”和“四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框架。该理论针对优化发展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及发展要求,提出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的三种关系,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应分别采取“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模式”,“政府扶持、生态驱动模式”和“混合动力、多元驱动模式”等四种模式。根据该理论框架,本书对京津冀、珠三角、川渝、青藏等四个区域进行四种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着作,本书主要面向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管理和工作的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