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本书共计七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加以说明,并对近年来维汉民族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第二章主要从新疆的历史、文化、民族构成等角度对维汉民族交往的历史文化空间进行了概述,并从政治、经济、语言的角度介绍了维汉民族交往的现实基础。第三章主要结合相关文献,对维汉民族交往的态度进行了量表测量与非量表观测,以及对其形成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对维汉民族交往心理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总结维汉民族交往的心理特征。第五章主要从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心理、民族语言心理和民族发展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四个民族心理因素与维汉民族交往的关系。第六章主要从民族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维汉民族交往的民族心理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偏激的民族认同、宗教心理的排他性、民族偏见和消极的民族交往心态是目前影响维汉民族交往的主要民族心理因素。第七章主要论述如何从民族心理的层面构建和谐维汉民族关系,认为尊重“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格局、培育理性开放的民族意识、满足自然舒适的民族语言心理、促进信教群众的宗教心理和谐、维护民族因相依性而形成的心理场域、顺应民族的发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