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郑元魁等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探地雷达技术在混凝土桥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技术在混凝土桥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谢峻,高小妮,晓华等著2018 年出版132 页ISBN:9787114143212

    混凝土结构检测用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一种依靠高频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以获取介质特征信息的无损探测方法,是近年来出现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直观等优点。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探地...

  • <em>郑</em>毓琳临证金针

    毓琳临证金针

    魁山口述;田大哲,嘉月,贾远征,赵泾屹整理;孟昭敏,俊江指导2014 年出版200 页ISBN:9787117197816

    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气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氏针法。本书内容包括“氏临证心法”“氏临证医钥”“氏...

  •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战时社会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战时社会

    陆大钺,周晓风主任委员;永明,邓晓,吴立平,陈涌副主任委员;陆大钺,李禹阶主审,洪泉,黄立人主编;舒福蓉,永明本册主编;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合编2014 年出版573 页ISBN:9787229073077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战时社会》以档案为主题,同时选录了部分历史报刊(诸如《大公报》、《中央日报》、《国民公报》、《新民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诸如《经济行政》、《汉藏教理院特刊》),以弥补档案文.....

  •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宁波的实践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宁波的实践

    曙光等著2016 年出版373 页ISBN:9787509376638

    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应放在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代,在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背景下来理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应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百姓所共享,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出现...

  •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  2016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 2016

    新业,魏楚,虞义华等著2017 年出版234 页ISBN:9787030525512

    本报告主要以第三次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CRECS2014)为基础,部分章节结合了第一次(CRECS2012)和第二次(CRECS2013)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微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报告描绘了我国家庭能源消费的基本模式和主要特征,对...

  •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  2014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 2014

    新业等著2014 年出版161 页ISBN:9787030428059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和收入水平的上升,居民能源消费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因此,理解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从而发现潜在的机遇、挑战和可能的政策措施,对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十分重要。...

  •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诸子百家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诸子百家

    永安编著;学海主编2011 年出版440 页ISBN:9787222079755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一般是指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诸家学说在内的古代哲学思想。本书选取诸家学说的精华部分以飨读者,以使读者...

  • 提高中国出生人口素质的理论与实践  出生缺陷综合预防的理论框架研究

    提高中国出生人口素质的理论与实践 出生缺陷综合预防的理论框架研究

    晓英等著2006 年出版283 页ISBN:7301106610

    本书是北京大学人口所人口科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旨在系统总结出生缺陷预防干预的经验,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预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炼出适用与我国出生缺陷预防的一整套理论、技术...

  • 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

    刘传江,凌云等著2004 年出版287 页ISBN:7030125258

    本书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不仅反映研究中国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效应、移民建制与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创新...

  •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互动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互动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杜伟锦,杨伟,登攀等著2019 年出版132 页ISBN:9787030598745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网络的建立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传统的技术溢出关系正在演变为创新互动关系。创新互动的实质是两类之间复杂的双向知识流动过程。本书首先构建跨国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