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郑永健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跨文化视域中的外宣翻译研究

    跨文化视域中的外宣翻译研究

    海霞著2017 年出版240 页ISBN:9787517054573

    本书以应用翻译学与跨文化交际学为切入点,在外宣翻译理论分析、跨文化视域中的外宣翻译问题认识以及跨文化视域中的外宣翻译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是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外宣翻译概论;外...

  • 为农服务天地宽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全景扫描  下

    为农服务天地宽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全景扫描 下

    国光,矫梅燕主编2013 年出版756 页ISBN:9787502958008

    本书记载了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了“两个体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提炼了气象部门思索、谋划、实践、探索、创新“两个体系”建设取得的先进经验,汇集了涉农部门和农民对气...

  • 小明,来挑战吧  脑筋急转弯  足智多谋篇

    小明,来挑战吧 脑筋急转弯 足智多谋篇

    丽萍主编2017 年出版202 页ISBN:9787552288353

    《脑筋急转弯·足智多谋篇》精心挑选了五百余则高品质、答案离奇,记载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经典脑筋急转弯题目。其中,有的比较简单,只需要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有的较难,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

  • 难熔超硬耐高温硼化物材料及其应用

    难熔超硬耐高温硼化物材料及其应用

    尹嘉琦,张国光,郭俐聪,学家2017 年出版124 页ISBN:9787502475338

    难熔超硬耐热硼化物用途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高科技国防军事以及核工业等领域有着多种应用。本书共7章,分别介绍了难熔超硬耐高温硼化物材料通论,硼化钙、硼化钛、硼化锆品种介绍,复合材料,难熔超....

  • 通往大国之路  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

    通往大国之路 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

    永年著2011 年出版232 页ISBN:9787506043045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秩序一直处于重塑中。在这个过程中,崛起中的中国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中国的崛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安全和外交等。其中,中美关系、中国的亚洲...

  • 徐渭  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

    徐渭 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

    晓华主编2014 年出版414 页ISBN:9787532642830

    本书为”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该系列囊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

  • Spring响应式微服务  Spring Boot 2+Spring 5+Spring Cloud实战

    Spring响应式微服务 Spring Boot 2+Spring 5+Spring Cloud实战

    天民著2019 年出版266 页ISBN:9787121363832

    本书主要包含响应式微服务架构实现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技术体系和工程实践,围绕响应式编程模型和微服务架构的整合,我们将讨论响应式编程模型与Reactor框架、如何构建响应式RESTful服务、如何构建响应式数据访问...

  • 中国史通论  上  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

    中国史通论 上 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

    (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刘文柱,徐世虹,显文;徐建新译2004 年出版483 页ISBN:7801900081

    本书内容为上编:第一时期,上古史(远古~西晋),其前期,从远古到秦统一,是中国文化形成时期。后期,两汉,中国文化向外发展时期,后汉到西晋,中国文化暂停向外发展时期。第二时期,中古史(东晋~唐五代),外......

  • 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

    林科,张乃禄主编2014 年出版248 页ISBN:9787560635118

    安全心理学(safety psychology)理论与技术,研究劳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业心理学领域。其研究内容:(1)意外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讲述;临川记录;徐希平整理2014 年出版239 页ISBN:9787200107890

    在文学史研究方面,从1932年至1950年,罗庸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国文学史,与胡适、傅斯年一起把当时陆侃如、冯沅君研究中国文学思潮变迁的阶段推进到文体发生、演化的研究阶段。进而他又在《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