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张永丽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新编日语听解教与学参考书  3

    新编日语听解教与学参考书 3

    陈俊英总主编;(日)原田胜利,(日)原田裕子,陈俊英本册主编;王玉芝,张永平编;(日)谷守正宽,陈多友审订;程丽华,李国宁审阅2012 年出版238 页ISBN:9787515902814

    本书内容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主,突出实用性、趣味性、时代性。旨在让学生在具有成就感的愉快心情下锤炼日语基本功,培养日语应用能力,提高社会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3ds Max+VRay室内(外)效果图制作

    3ds Max+VRay室内(外)效果图制作

    关松涛主编;伟华玲,张永桥,李亚琴副主编2009 年出版350 页ISBN:9787115214881

    3ds Max是目前功能强大的室内外效果图制作软件之一。本书引导读者熟悉软件中各项功能的使用和基本模型的创建,掌握各种室内外效果图的设计制作方法,理解材质、灯光与摄像机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蒋军,叶爱芹,谢春祥,张自军主编;张永锋,徐朝胜,李长旺,吕俊龙,李文艺,石瑛参编2015 年出版448 页ISBN:9787312037887

    本书以国家教育部计算机专业和电气、电子信息专业微机原理类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面向21世纪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立足于该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培养计算机专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蔡安江,张建,张永贵主编;阮晓光,张健副主编;薄相峰,李玲,邹律龙,杨建军,徐强参编;董继光主审2015 年出版266 页ISBN:9787568005432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指导性专业培养计划的精神与要求,总结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成果,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编写的。本书阐述了机械制造装备的加工装备、物流装备等方面的基本...

  • 行政学

    行政学

    张永桃主编2009 年出版373 页ISBN:9787040282603

    本书是在2003年版《行政管理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在保留了原书特色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在知识体系和理论系统方面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拓展和延伸,内容包括行政与行政学、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行政组织与行...

  • 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

    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

    程均丽著2008 年出版201 页ISBN:9787810889599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非对称信息在政策制定者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披露程度,它包括中央银行对政策相关信息的披露程度以及公众对政策信息的理解程度两层内涵。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

  • 基于扰动信息和区间灰数信息的灰色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扰动信息和区间灰数信息的灰色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刘解放,闫书丽著2017 年出版105 页ISBN:9787518409679

    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问题的新方法。由于现实生活中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问题的大量存在,为灰色系统理论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近年来,灰色系统理论在工业、农业、经济、能源、管理、...

  • 国家护士执业考试与护理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考点精编  2010最新修订版

    国家护士执业考试与护理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考点精编 2010最新修订版

    钱晓路,姜安丽著2009 年出版692 页ISBN:9787117124317

    本书为在连续出版的7年里,销售册数逐年上升,书稿的质量得到了广大考生的认可。全书对执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所有考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评级,能有效帮助考生掌握知识点。全书约90万字。...

  • 工程训练

    工程训练

    孙付春,李玉龙,钱扬顺主编;唐子淇,冉龙姣,李晓晓,杨向莙,张永强,张建副主编;樊学良主审2017 年出版296 页ISBN:9787564355432

    本书是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编写的实践性教材。全书由热加工、冷加工、数控加工、三维扫描与三维打印四大部分组成,具体包括铸造、锻压、焊接、车削加工、钳工、铣削加工、...

  • 社会学的想像力  第3版

    社会学的想像力 第3版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2012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108041876

    《社会学的想像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