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杨建平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水工设计手册  第9卷  灌排、供水  第2版

    水工设计手册 第9卷 灌排、供水 第2版

    索丽生,刘宁主编;高安泽,王柏乐,刘志明,周建平副主编2014 年出版588 页ISBN:9787517019237

    《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共11卷。本卷为第9卷——《灌排、供水》,分为7章,其内容分别为灌溉、排水与供水规划,引水枢纽工程,灌排渠沟与输水管道工程设计,渠系建筑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泵站,村镇供水工程。本......

  • 破解消费奴役  消费主义和西方消费社会的批判与超越

    破解消费奴役 消费主义和西方消费社会的批判与超越

    建平2015 年出版317 页ISBN:9787509776117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透视消费,观照当代人类尤其是当代中国人的消费生活。书中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现实困境,探讨科学消费观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和超越价值,以及超越和扬弃异化的消费社会...

  • 从Rhino到产品设计

    从Rhino到产品设计

    建平,邓凯编著2009 年出版202 页ISBN:9787501968718

    本书从设计产品的角度来讲解Rhino的基本应用,通过几个设计实例来认识软件,尤其是阐述几个用该软件开发的完整的产品设计过程,这是目前的Rhino书籍所没有的。读者由此可以理解Rhino富有宽厚表现力的一面,也使工...

  • 汽车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  应用与解决方案  上

    汽车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 应用与解决方案 上

    (波兰)波格丹·塔德乌什·费雅伍科夫斯基著;高建平2017 年出版473 页ISBN:9787111579250

    本书讨论如下主题:DBW AWD驱动(行驶)和BBW AWB制动(刹车),SBW AWS转向(操控),以及ABW AWA悬架(减震/缓冲)功能,时间触发协议(TTP)产品,42 VDC车载能量和信息网络(E&IN)的作用,还有这些系统的集成,以及导航和汽车......

  •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韩笑,刘微,杨建伟主编2008 年出版170 页ISBN:750845118X

    本书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继电保护”方向的课程实验教材,内容涵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等课程的主要实验项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

  • 药王孙思邈单方单药治大病

    药王孙思邈单方单药治大病

    杨建宇,徐国良,刘华宝主编2016 年出版144 页ISBN:9787554213735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做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本书依据“简、便、廉、...

  • 上海李氏易园三代清芬集

    上海李氏易园三代清芬集

    闵行区图书馆编;许建平,陈兵兵,孙莺点校2017 年出版631 页ISBN:9787308168939

    李松林,上海人,嘉庆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曾出任广东、广西典试官。本书汇李氏一家祖孙父子姐妹夫妇三代之作8种13卷而成:李松林《易园集》6卷,李媞《犹得住楼诗稿》1卷、《犹得住楼词稿》1卷,李尚暲《优钵罗室文.....

  • 大健康时代  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

    大健康时代 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

    建平2014 年出版266 页ISBN:9787507429275

    健康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前提条件。由于理念上的误区和社会体制的制约,现代社会的健康活动主要围绕医疗展开,这已经成为阻碍人类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在现代社会,产业的巨大力量不可避免地介入了健康...

  •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制度选编  2015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制度选编 2015

    建平主编;李平,高晓杰,武晓峰副主编2015 年出版276 页ISBN:9787302404606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管理中心在68所承担CERS项目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中收集了百余项规章制度,邀请CERS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的主要负责同志...

  • 物理文化论坛  物理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物理文化论坛 物理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张世全,刘建平主编;徐军,屈绍波,李宏昌,王斌科,薛军,白宏刚副主编2014 年出版182 页ISBN:9787561378427

    本书主要论述基于物理文化进行素质培养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及其相关的教与学实践效果。包括物理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物理教学与综合素质培养、物理教学与科学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