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晓黎校订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唐诗品汇

    唐诗品汇

    (明)高棅编纂;汪宗尼校订,葛景春,胡永杰点校2015 年出版3520 页ISBN:9787101101898

    本书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诗歌选集,共一百卷。其中正集九十卷,拾遗十卷,选唐代诗人六百八十一人,诗作六千七百首。选诗按诗体排列,先古后律;每诗体之前,均有叙目,为该诗体总论,主要说明该诗体的来源,及在唐......

  • 现代金融  理论·政策·借鉴

    现代金融 理论·政策·借鉴

    吴晓求主编2002 年出版255 页ISBN:7300042759

    :本集收录了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资本市场评论》上刊载的21篇论文,其中,金融理论与政策方面的论文15篇、国际经验比较研究领域的论文6篇。这些论文,有的从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探讨现代金融的演变特征,有的从...

  • 脑筋急转弯  一针见血  彩色注音插图版  第2版

    脑筋急转弯 一针见血 彩色注音插图版 第2版

    吴晓静编2006 年出版254 页ISBN:7104020519

    《脑筋急转弯:智者无敌(彩色注音·插图版)》内容简介: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弯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的离开习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

  • 脑筋急转弯  神机妙算  彩色注音插图版  第2版

    脑筋急转弯 神机妙算 彩色注音插图版 第2版

    吴晓静编2006 年出版254 页ISBN:7104020519

    《脑筋急转弯:智者无敌(彩色注音·插图版)》内容简介: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弯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的离开习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

  • 脑筋急转弯  智力拼比  彩色注音插图版  第2版

    脑筋急转弯 智力拼比 彩色注音插图版 第2版

    吴晓静编2006 年出版254 页ISBN:7104020519

    《脑筋急转弯:智者无敌(彩色注音·插图版)》内容简介: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弯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的离开习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吴晓东著2003 年出版362 页ISBN:7108018594

    本书选择了20世纪的欧美小说家,以及由他们创造的最具现代主义倾向的9部小说,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对其逐一解读。使读者在了解现代主义小说与此前的自然主义及现实主义小说的差别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领悟到20世纪...

  •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小反刍兽疫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小反刍兽疫

    王志亮,吴晓东,包静月主编2015 年出版353 页ISBN:9787109207608

    根据国务院2012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确定的优先防治疾病,为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提供技术支撑,从行业顶层规划出版代表...

  •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吴明伟,吴晓等著2005 年出版184 页ISBN:7564100354

    本书是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和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汉语语言学考试内容,方法而编写的辅导教材。其中现有理论分析,例题讲解,又有教案设计,针对性强,对考生复习报有益处。...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参考用书  中学理科  教学人员  初级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参考用书 中学理科 教学人员 初级

    吴晓伟主编2012 年出版169 页ISBN:9787302283980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和考试中心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级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本书针对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和考试的特点,由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教研员团队...

  •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  <em>校订</em>版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 校订

    王治心著;赵建功校订2015 年出版306 页ISBN:7100100143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叙述了从上古以迄近今中国宗教思想演变的历史,各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三代时宗教思想,第三章秦汉时的宗教思想,第四章魏晋南北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