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韦胤宗点校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张锡纯伤寒讲义

    张锡纯伤寒讲义

    张锡纯著;林亭秀点校;王致谱,农汉才主编2014 年出版127 页ISBN:9787533546953

    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史上著名医家,《伤寒讲义》是张氏以近代医学家的视角对《伤寒论》进行了新的注释及发挥。他从林亿本《伤寒论》中择其要者进行注解,首冠“六经总论”,阐述经与经、经与腑的关系及六经的命名,次...

  •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李群堂点校2015 年出版253 页ISBN:9787507748840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是20世纪30年代后发现的《伤寒杂病论》抄本,现藏重庆图书馆,或为孤本。原件封面作“古本伤寒杂病论”,内页题作“古本仲伤寒杂病景论”。1934年曾石印公世,但流传不广,见之者较少。有说该...

  • 严复全集  第9卷  评点《老子》  评点《庄子》  评点《古文辞类纂》

    严复全集 第9卷 评点《老子》 评点《庄子》 评点《古文辞类纂》

    汪征鲁,方宝川,马勇主编;林校生,戴显群,杨齐福点校2014 年出版629 页ISBN:9787533463120

    本书主要收录了严复八大译著中的三部《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群学肄言》原名《社会学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y),系英国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原著。《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今译...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民国)罗哲初手抄;朱俊点校2015 年出版202 页ISBN:9787507746266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一名《伤寒十二稿》(即《伤寒杂病论》)。前清同治六年,桂林左修之先生受之于医圣张仲景先生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氏。 得其家传《伤寒》一书,相传共有十三稿,每成一稿,传......

  •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七纬  下  附论语谶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七纬 下 附论语谶

    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2012 年出版792 页ISBN:7101086003

    本书由《易纬》《诗纬》《书纬》《礼纬》《乐纬》《春秋纬》《孝经纬》等七部分构成,末附录有《论语谶》,重要的纬书典籍基本囊括。赵在翰在对纬书文字进行勘对的同时,对章句义理亦有阐释,以案语形式附于相应句...

  • 余无言伤寒论新义

    余无言伤寒论新义

    余无言编著;王致谱,韩哲点校;农汉才主编2014 年出版256 页ISBN:9787533547004

    《伤寒论新义》共十卷,由民国时期著名医家余无言编著。该书既采历代医家之论,又参以现代知识,经过科学编纂而成,体现了余氏伤寒学科学化的思想,亦为其临床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杰作。书中凡引古说,不以背科学原理.....

  •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契丹国志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契丹国志

    (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2014 年出版336 页ISBN:9787101096859

    《契丹国志》共二十七卷,宋叶隆礼撰,是记载辽代二百一十八年史事较早而有系统的一部史书,比元代官修《辽史》约早百年,是官修《辽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本书正文包括帝纪十二卷,后妃、诸王、外戚、大臣列传七卷...

  • 全民阅读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尚雅国学经典书系  菜根谭

    全民阅读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尚雅国学经典书系 菜根谭

    邓启铜点校2014 年出版136 页ISBN:9787305125232

    《菜根谭》是用明代习见的格言体写成的一部清言集。是在采集前人警句、民间谚语的基础上,辅之以个人感情悟,并通过提炼、润色加工而成的。文字隽永,对偶工整,是其一大特色。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落;去留无意.....

  •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靖康缃素杂记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靖康缃素杂记

    (宋)黄朝英撰;吴企明点校2014 年出版122 页ISBN:7101099157

    《靖康缃素杂记》是北宋末期士子黄朝英在靖康之变前夕撰成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宋代笔记。作者学术出于王安石一脉,书中多辨正名物,校订史传,颇称精核,有裨学术,历代学者多有褒奖,宋人有将其与《梦溪笔谈》、《容斋.....

  • 东游日记  湖上答问  东瀛观学记  方国珍寇温始末

    东游日记 湖上答问 东瀛观学记 方国珍寇温始末

    (清)黄庆澄等撰;陈庆念点校2005 年出版141 页ISBN:7532540189

    苍南县位于温州南部,自南宋以后,由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地方文献的积累也蔚为大观。本书广泛搜集和整理苍南历代文献资料,收录范围以苍南籍人士为主,兼及有关与苍南相涉的著述,包括文学、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