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王延明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绘画本中国通史  第5卷  宋辽金元

    绘画本中国通史 第5卷 宋辽金元

    延明编著1991 年出版523 页ISBN:753420769X

    一、本书是中小学生和具一般文化程度的读者编绘的通俗历史读物。目的是向读者普及中华民族的历史知识,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以激发昂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二、全书自上古时期到近代,按中国历史朝代...

  •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  No.5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 No.5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王延中主编2012 年出版304 页ISBN:9787509737095

    本书是第五本“社会保障绿皮书”。本书全面评述了2010年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各个主要领域的发展情况,并以“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为主题进行论述。选择辑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保障研究中心为主组织和参与的...

  • 煤层气地面开发决策系统技术与应用

    煤层气地面开发决策系统技术与应用

    倪小明,王延斌,宋金星著2014 年出版320 页ISBN:9787122189318

    本书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选区评价—井型选择—储层改造—排采工艺”等关键技术为主线,系统分析这些关键工艺对煤储层导流能力的正、负效应,构建了相应的数理模型,并借助于开发工具,开发了煤层气开发决策系统。...

  • 公民水素养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公民水素养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王延荣,孙宇飞,王乃岳等著2018 年出版168 页ISBN:9787030560711

    提高全民水素养是保障我国水安全的重要前提,是依法治水管水的重要抓手,是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共识实现节水治水兴水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首先从素养的内涵入手,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结合国内外的水素养研...

  • 新材料研究系列丛书  太阳电池光吸收层铜基薄膜的制备技术研究

    新材料研究系列丛书 太阳电池光吸收层铜基薄膜的制备技术研究

    王延来著2019 年出版193 页ISBN:9787568411004

    本书主要论述铜基化合物材料为主要组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包括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铜铟硫薄膜电池、铜锌锡硫薄膜电池、杂质掺杂铜镓硫中间带薄膜电池、铜铟硒量子点敏华太阳电池等,介绍太阳能电...

  •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卷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卷

    王延中主编2015 年出版409 页ISBN:9787516165164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系列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项目号13@ZH001)、“社科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本书为系列之一。 本卷通过对贵州三都水族地区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问卷调查方式和国...

  • 应用服务供应商 ASP 解决方案

    应用服务供应商 ASP 解决方案

    (美)法克特(Factor A.L.)著;孙延明2003 年出版251 页ISBN:7505384716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供应商)是国际上1999年推出的电子商务新模式。 该模式是供应商通过计算机网络为客户提供各种“应用技术服务”,用户并不需要购买应用技术,只是使用该技术并按“服务”...

  • 韩国语阅读教程  1  第2版

    韩国语阅读教程 1 第2版

    高红姬主编;王延红,宗晓明,赵银淑(韩)副主编2017 年出版214 页ISBN:9787561948491

    本选题是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韩国语专业开发的教材,原系列名为“新航标全国高职高专韩国语系列教材”,已出版21本,包括精读、阅读、口语、语法等分册,基本上涵盖了高职高专韩国语专业的全部需要。但经过几年的经营...

  • 绘画本中国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

    绘画本中国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

    延明主编;蒋寿康,楼毅生编著1991 年出版530 页ISBN:753420769X

    一、本书是中小学生和具一般文化程度的读者编绘的通俗历史读物。目的是向读者普及中华民族的历史知识,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以激发昂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二、全书自上古时期到近代,按中国历史朝代...

  •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王辛敬  李淑珍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王辛敬 李淑珍

    徐建辉主编;王辛敬,李淑珍口述;胡美玲,王延娜整理2017 年出版126 页ISBN:978756564054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大多采取时代祖传、师徒相传的形式,传统技艺因人而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上,传承人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传承人口述史不应仅仅被定位为传承人的生活史、人生史,更应该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