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王晓明撰文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自以为是的故事

    自以为是的故事

    申笑梅,王晓岩编著2003 年出版161 页ISBN:7544120198

    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古代自以为是的故事。自以为是,是社会成员处世的思维和言行的一种表现。人,凡是脱离所处历史时代、脱离百姓常情、脱离自身条件,一句话:脱离客观实现,只凭主观臆断为定则,去想、去说、去做、去.....

  • 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俄)罗伊·麦德维杰夫(Рой,Медведев)著;王晓玉,韩显阳译2005 年出版589 页ISBN:7801904656

    本书是俄罗斯时代出版2004年新出版的一本写普京总统的专著。该书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普京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克格勃军官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并且在第一任期4年来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俄...

  • 文化蓝皮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4

    文化蓝皮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4

    晓明,王家新,章建刚主编2014 年出版332 页ISBN:9787509756768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是第十二本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写。 从2012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获得了财政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设立了国内首...

  • SMA路面就地热再生关键技术

    SMA路面就地热再生关键技术

    马涛,黄晓明,赵永利著2016 年出版301 页ISBN:7030464125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研究SMA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专著。SMA路面是目前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性能最优越,使用最广泛的沥青路面面层材料,但是其昂贵的生产成本以及复杂的材料组成使得其养护维修成为当前本研究领域...

  • 电工电子技术  第1分册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电工电子技术 第1分册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太原理工大学电工基础教学部编;李晓明,李凤霞主编2008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040236286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的第一分册。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精选、改写、调整、补充而修订编写的。本书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对基本内容力求系统、简洁、准...

  • 拓荒者的足迹  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 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晓明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2013 年出版247 页ISBN:7509747414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

  • 学术的张力  史与论之间的思想操练

    学术的张力 史与论之间的思想操练

    晓明2013 年出版364 页ISBN:9787010122922

    “文化史”是研究者以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至于什么是“文化的眼光”,这就要回到一般所谓“大文化”观念上去。“大文化”观念认为,“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在历史研究中,文化与文化史无疑是重要的,但它...

  • 电工电子技术  第1分册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第1分册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太原理工大学电工基础教学部编;渠云田,田慕琴系列教材主编;李晓明,李凤霞,张英梅第一分册主编2013 年出版257 页ISBN:9787040369151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要求,在2008年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编写的第三版。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基础、...

  • 通信原理实训与实践

    通信原理实训与实践

    晓明,武华主编;张广渊,吴昌平主审2015 年出版99 页ISBN:9787517036081

    本书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按照加强学生实践、实训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改革要求,结合一线教师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编写而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原理”课程...

  • 弱势劳工系统保护研究  立法的视角

    弱势劳工系统保护研究 立法的视角

    晓明2018 年出版309 页ISBN:9787513060257

    本书在引言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改善民生的系列新近论述着手,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出发,在第一章中推演出弱势劳工之国家的新框架,以国内学者鲜有探讨的弱势劳工群体为对象,以演绎和归纳为基本手段,运用规范分析和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