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沈志明编校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志明,王立君主编2012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030330635

    《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内容简介:程序设计是学习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的基础,如果只会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不了解软件开发的实质,就无法从根本上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很难应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C...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  东北汉军旗陈汉军萨满神书  宽甸汉军旗香香卷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 东北汉军旗陈汉军萨满神书 宽甸汉军旗香香卷

    朱恒夫主编;张荣波,孟聪编校2018 年出版277 页ISBN:9787567134416

    本丛书被列为国家“十三五本丛书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丛书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三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像...

  •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周叔莲,王延中,沈志渔著2013 年出版295 页ISBN:9787509621790

    本书作者就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水平与未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及现代化水平,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海...

  • 环境毒理学  第4版

    环境毒理学 第4版

    志明主编2008 年出版353 页ISBN:9787305028007

    本书计四篇共十四章。第一篇(1-6章)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论述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及其机理、毒作用的影响因素、化学物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二篇(7-11)阐述了....

  • 环境毒理学  第2版

    环境毒理学 第2版

    志明主编2004 年出版344 页ISBN:7305028002

    本书计四篇共十四章。第一篇(1-6章)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论述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及其机理、毒作用的影响因素、化学物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二篇(7-11)阐述了....

  • 新民说·余英时文集·第3卷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新民说·余英时文集·第3卷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余英时著;沈志佳译2014 年出版482 页ISBN:9787563387175

    本卷诸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易被忽视的方面,阐发了汉代循吏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魏晋士风的演变同传统儒、道思想的复杂关系,并在此背景之下,重点论述了明清以来商人阶层兴起的渐变过程,这一阶层在精...

  • 深入理解OSGi  Equinox原理、应用与最佳实践

    深入理解OSGi Equinox原理、应用与最佳实践

    志明;谢小明2013 年出版414 页ISBN:9787111408871

    本书深入讲解了基于Equinox平台的OSGi开发原理、应用与最佳实践,将会详细介绍到Bundle管理、各种标准OSGi服务、Equinox平台的扩展功能以及引入OSGi后依赖如何管理、模块如何划分等最佳实践问题。读者可以通...

  • 大学生命教育论  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

    大学生命教育论 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

    志明,何仁富主编;肖国飞,汪丽华副主编2010 年出版384 页ISBN:9787504363121

    本书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宗旨、使命、目标、学理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做了系统而多元的探讨,同时对大学生的生命存在样态、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生命教育从经典教育中获得的智慧等也作了探讨。...

  • 秉烛者的思考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文集  下

    秉烛者的思考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文集 下

    志明主编2003 年出版552 页ISBN:7503877308

    本书内含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论文共计115篇,分上下两册。第一部分,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第二部分,专业建设、系列课、慕课探索;第三部分,实践育人;第四部分是教学管理;第五部分是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

  • 秉烛者的思考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文集  上

    秉烛者的思考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文集 上

    志明主编2014 年出版275 页ISBN:7503877308

    本书内含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论文共计115篇,分上下两册。第一部分,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第二部分,专业建设、系列课、慕课探索;第三部分,实践育人;第四部分是教学管理;第五部分是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