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尔顿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大武士瑞奇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大武士瑞奇

    (比)吉多·范·西纳顿著绘;高洪波译创2016 年出版25 页ISBN:9787514830996

    草地上有一棵老橡树,瑞奇每次躺在树下,一闭上眼睛,一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今天,瑞奇又来到了老橡树下闭上了眼睛,这次,他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大武士。大武士身穿盔甲手持剑,要和怪物斗一番。《折耳兔瑞奇快乐成......

  •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栗子树下的秘密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栗子树下的秘密

    (比)吉多·范·西纳顿著/绘;葛冰译创2016 年出版25 页ISBN:9787514831030

    秋天来了,瑞奇在树林里收集栗子。突然,他发现了一只松鼠躺在地上,眼睛闭得紧紧的。松鼠是在睡觉吗?还是生病了?瑞奇和安妮一起把松鼠抱回了家。可妈妈告诉瑞奇,松鼠已经死了,去了松鼠天堂。《折耳兔瑞奇快乐成......

  • 盖洛普写给中国官员的书

    盖洛普写给中国官员的书

    (美)吉姆·克利夫顿著;王权,王正林,肖静译2012 年出版192 页ISBN:9787515308999

    盖洛普公司主席吉姆·克利夫顿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上,拨开大国博弈的重重迷雾,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创造好工作是未来国家争夺全球经济大权的制高点!在全球150多个国家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民意调查之...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  莎士比亚  人生经历的七个阶段  第2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 莎士比亚 人生经历的七个阶段 第2版

    大卫·贝尔顿著;谢群,姬蕾,余艳等译2013 年出版180 页ISBN:9787544629348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系列之一,本书围绕莎士比亚一生的七个阶段进行论述,涉及到历史背景、个人生平、剧本创作及舞台表演等多方面的问题。还介绍了现代文学批评对莎士比亚的不同阐释、...

  •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快乐的生日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快乐的生日

    (比)吉多·范·西纳顿著绘;葛冰译创著2016 年出版25 页ISBN:9787514831016

    今天是瑞奇的生日,妈妈给瑞奇准备了香喷喷的煎饼,小伙伴们给瑞奇准备各种生日礼物。可是,瑞奇最好的朋友安妮却没有来。她给瑞奇留了一封信,要他按照信里的指示去找她。瑞奇最终找到安妮了吗?他过了一个怎么样的...

  •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爷爷的菜园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爷爷的菜园

    (比)吉多·范·西纳顿著绘;白冰译创2016 年出版26 页ISBN:9787514831108

    瑞奇一家三口经常在周末去看望爷爷奶奶。这一天,瑞奇又去了爷爷家。爷爷家有一个小菜园,那是瑞奇最喜欢的地方。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瑞奇亲手种下的胡萝卜。今天,爷爷又要教瑞奇种哪些蔬菜呢?蔬菜是怎么...

  • 牛顿光学

    牛顿光学

    (英)朱顿著2011 年出版264 页ISBN:9787301185377

    本书为牛顿系统阐述其20年光学研究成果的经典著作,也是光学研究从几何光学向近代光学转变的标志之一。在《光学》中,牛顿以微粒说解释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反射、折射现象。牛顿的光的微粒说与其创立的经典力学的...

  •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老地方见

    折耳兔瑞奇快乐成长绘本系列 老地方见

    (比)吉多·范·西纳顿著绘;葛冰译创2016 年出版25 页ISBN:9787514831023

    每天早上,瑞奇都会迎着初升的太阳去花园喂鸡。他最喜欢其中一只叫米娅的小母鸡。可是,这一天,瑞奇怎么都找不到米娅。米娅上哪儿去了呢?原来,米娅躲在草丛里孵小鸡呢。为了不让米娅孤单,瑞奇找来了一个足球,坐......

  • 沉船探秘  最新精华版

    沉船探秘 最新精华版

    (英)艾斯顿著;(英)丹尼斯绘;黄慧译2013 年出版31 页ISBN:9787530462676

    这是一套献给少年儿童的科普读物,内容涉及文化、历史、科学、自然等各个方面。有些图册讲述了自然现象,如维苏威火山《火山惊魂》、日本大地震《地震之灾》、有的讲述了古代的文明,如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金字塔...

  • 论宇宙的体系

    论宇宙的体系

    (英)伊萨克·牛顿著;赵振江译2017 年出版187 页ISBN:9787100135832

    本书是牛顿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1687年版)第三卷的原稿,写于约1685年。牛顿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理解他的宇宙系统,他在这部书用了很少的数学,把前两卷(特别是第一卷)所建立的原理用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