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可守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教育家成长丛书  <em>刘可</em>钦与主体教育

    教育家成长丛书 刘可钦与主体教育

    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组编;刘可钦著2015 年出版309 页ISBN:9787303191284

    本书为教育家成长丛书之一,主要从 “成长历程” “教育思想概述” “课堂实录”“专家评述”“社会反响”等几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该书浓缩...

  •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刘可,李舒妤,凡鸿主编;李馥宁,黄婧婷副主编2013 年出版128 页ISBN:9787564082543

    本书第1章主要写了不同时期的色彩研究、色彩构成的理论与实践。第2章从色彩产生的原理出发,阐述了色彩物理学、生物学及心理学这三项理论。而3章则是对色彩的特性与表示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区分了有彩色与无...

  • 心灵爱语  当我灵命陷入低潮时

    心灵爱语 当我灵命陷入低潮时

    (荷)卢云著;刘可洲译2012 年出版192 页ISBN:9787501242344

    卢云是心理辅导和灵修学方面的大师,而自己却竟然有整整半年多的时间,掉进灵命低潮的深渊里。在这段痛苦的日子,卢云差不多每一天给自己写一段“属灵训喻”,以开解、鞭策、安慰和鼓励自己。可以期待的是,大师在危...

  • 现代列车牵引控制技术

    现代列车牵引控制技术

    冯江华,郭其一,刘可安,周桂法等著2017 年出版509 页ISBN:9787030551535

    本书试图就以计算机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以列车车载通信网络为平台、以交流传动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列车控制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理论体系、技术实现和工程应用等作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与阐述。本书包括两部...

  • 我是我的奇迹  航空工业成飞雇主品牌建设实践

    我是我的奇迹 航空工业成飞雇主品牌建设实践

    彭青峰,刘可为主编;曹玉成,查玲娜,王劲松副主编2017 年出版275 页ISBN:9787030549464

    本书系统阐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航空工业成飞基于全职业发展周期的雇主品牌建设的一系列创新性实践,揭示了航空工业成飞愿景与战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和雇主品牌三者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生动的互动过程,旨在...

  • 数字电子电路与逻辑设计

    数字电子电路与逻辑设计

    刘可文主编;吴友宇副主编2013 年出版390 页ISBN:9787030367020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介绍了各种基本电子元器件;第2章数制与码制;第3章逻辑代数与化简方法;第4章逻辑门电路;第5章组合逻辑电路;第6章触发器;第7章同步....

  • 中国高等院校“十三五”艺术设计系列规划教材  立体构成

    中国高等院校“十三五”艺术设计系列规划教材 立体构成

    洪雯,孙宜阳,刘可主编;张扬,邱枫,罗琼副主编2017 年出版112 页ISBN:9787515347752

    《立体构成》主要分析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材料和加工工艺、形态创造的基本思路和成型法、立体与空间的造型等,讲解深入浅出且附有大量图例,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书意识到从平面...

  • 双赢的未来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

    双赢的未来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

    刘一姣,宋洋,刘可佳等著2012 年出版123 页ISBN:9787300166230

    本书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从世界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秩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

  • 双赢的未来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  英文

    双赢的未来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 英文

    刘一姣,宋洋,刘可佳等著2012 年出版174 页ISBN:9787300166223

    本书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从世界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秩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

  • 中国城市品牌突围  兼论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

    中国城市品牌突围 兼论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

    陈彧,刘可文著2014 年出版145 页ISBN:9787561479056

    品牌战略已成为中国各城市获得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本书分析了近来中国城市品牌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间的理论根源,并以为突破口,提出“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借鉴城市规划学、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