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清和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透明水彩调色的基本  日本绘画大师青木美和的8色系配色要诀

    透明水彩调色的基本 日本绘画大师青木美和的8色系配色要诀

    (日)青木美和著;宁凡译2016 年出版95 页ISBN:9787115407108

    本书分为9部分,通过精美的案例,通过风景、花、静物、人物等非常常见的案例分析基础配色技法,讲解了红黄蓝紫绿棕白色系的绘画,使读者在入门之时少走弯路,将配色技法得心应手地应用于创作之中。本书案例精美,讲......

  • 老中医爷爷的朋友圈  2  论新手妈妈的正确打开方式

    老中医爷爷的朋友圈 2 论新手妈妈的正确打开方式

    张中和著2017 年出版235 页ISBN:9787512629066

    本书是作者写给年轻妈妈们的一本育儿经,是一本有关婴幼儿健康的科普读物,作者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记录了婴幼儿常见的60多种病症及相应的护理常识,以及婴幼儿的照料要点。经过作者的介绍,年轻的父母们也许不需要再...

  • 完全精通Pro/ENGINEER 野火5.0中文版模具设计基础入门

    完全精通Pro/ENGINEER 野火5.0中文版模具设计基础入门

    林清安编著2011 年出版402 页ISBN:9787121127441

    本书为Pro/E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入门书籍,着重于说明如何以Pro/E设计分型面及进行拆模,主题包括:模具设计的简介及前置作业;零件及工件的设置;分型面设计;拆模。书中以简洁的文字说明,辅以流程图及示意图,阐述上......

  • 形形色色的海洋灾害

    形形色色的海洋灾害

    汪兆椿,李茂和著2001 年出版151 页ISBN:7100032172

    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陆海岸带是人类生活发展的主要地区,是人类财富和文明的汇集地带。海洋则是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扩展邻域,而开发利用海洋和海岸带就必须了解海洋规律,特别是具有危害性的...

  • 走出国门的刘少奇

    走出国门的刘少奇

    张文和著2001 年出版207 页ISBN:7202027097

    20世纪的中国,是神州觉醒、民族振兴的时代,是国富民强,独立自主的时代。但新生的人民中国也面临西方反华势力的敌视与封锁。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毛泽东、周恩来.....

  • 张宗和日记  第1卷  1930-1936

    张宗和日记 第1卷 1930-1936

    张宗和著;张致陶整理2018 年出版573 页ISBN:9787308180092

    本书稿是著名的合肥十姐弟的“大弟”张宗和先生写于1931-1938年的日记,由其女儿亲自整理,书中涉及个人隐秘的部分,已做删改。日记内容主要是对张家姐弟在苏州的家庭生活、张宗和个人情感经历以及作者在苏州、...

  • 改变  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改变 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美)瓦茨拉维克,(美)威克兰,(美)费什著;郑村棋,夏林清2007 年出版155 页ISBN:750413986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乎常理及遵从逻辑的思维方式,确实是一种解决之道;但有时中规中矩的做法反而导致失败,而那些看似不合逻辑和非理性的行动,却出乎意料地使问题得以改善。这种矛盾悖论的现象,正是本书要探讨.....

  • 苏小和作品系列  百年经济史笔记  中  倒退的民国

    苏小和作品系列 百年经济史笔记 中 倒退的民国

    苏小和著;刘晓光主编2016 年出版321 页ISBN:9787506089319

    任何一个时代经济的醒目发展,都是人们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一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既是一种对历史市场经济思想资源的传承,也是一种合乎市场经济一般秩序的理论回归。研究中国近现代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

  • 苏小和作品系列  百年经济史笔记  上  晚晴启蒙课

    苏小和作品系列 百年经济史笔记 上 晚晴启蒙课

    苏小和著;刘晓光主编2016 年出版175 页ISBN:9787506089319

    任何一个时代经济的醒目发展,都是人们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一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既是一种对历史市场经济思想资源的传承,也是一种合乎市场经济一般秩序的理论回归。研究中国近现代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

  • 章学诚的知识论  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

    章学诚的知识论 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

    (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2006 年出版344 页ISBN:7532545423

    本书以章学诚的经学思想为中心,详细探讨了章的思想与浙东学派、朱陆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六经皆史”说的渊源,并以章学诚对乾嘉学的批判为起点,探讨了章对知识的主观性契机的阐发,指出章从传统儒家学者向现代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