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立玮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论  基于法律的视角

    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论 基于法律的视角

    李立华主编;夏芸芸著2014 年出版195 页ISBN:9787543085848

    本书以劳动价值论、人权理论、劳资利益共同体理论和利益分享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价值构成及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符合正义的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应坚持按贡献参与分配、平等分配和满...

  • 我的PE观  资深创业投资人陈玮的十年投资心路

    我的PE观 资深创业投资人陈玮的十年投资心路

    玮著2011 年出版241 页ISBN:9787508630977

    经济的高速增长、商业模式的快速变化,为近二十年的中国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创业机会,也使得中国的投资业风起云涌。每一个迅速成长的企业背后,都有着投资的助力。获得投资也成为创业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关键。在中...

  • 大学新闻专业网络传播教材  网络传播概论  第2版

    大学新闻专业网络传播教材 网络传播概论 第2版

    林骏飞主编;李永刚,巢乃鹏副主编;戴永明,董天策,窦奕虹,方志鑫,胡翼青,李立,刘惠芬,卢晓雁,秦州,孙樱,王蕾,文蓉,叶琼丰,张咏华,周海燕编写2004 年出版396 页ISBN:7211047291

    作为一部基础性的导论式教材,本书在对全球网络传播总体趋势及国内网络传播业当前发展形态科学考察的基础上,从多学科整合分析出发,广泛借用计算机、互联网、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艺...

  • 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  以浙江为例

    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 以浙江为例

    孙炜玮著2016 年出版150 页ISBN:9787564167219

    基于新形势下乡村景观营建的现实需求以及技术缺失,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景观为切入点,结合系统论、控制论、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共生原理,以及浙江地区案例与大量规划实践,从内容的系统性、过程的控制性、格局的生态...

  •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传记卷  山路漫漫项与年的革命生涯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传记卷 山路漫漫项与年的革命生涯

    卢运泉,李立维著2018 年出版128 页ISBN:9787509845844

    书稿14万字,记述了我党情报人员项与年一生的革命经历,特别是他在隐蔽战线从事情报工作的经历。包括他的出身、入党、打入国民党内部获取国民党军“围剿”中央根据地的重要情报、找党、在西北习仲勋领导下做统...

  • 妇产科学(中级)应试指导及历年考点串讲:2009

    妇产科学(中级)应试指导及历年考点串讲:2009

    李立安,李冬华主编2008 年出版187 页ISBN:9787509122181

    本书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妇产科中级考试的复习用参考书。全书按照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以大纲的“细目”作为基本的编写单位,每个“细目”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应试指导部分,突出“应试”...

  • 民族志理论探究与文本分析

    民族志理论探究与文本分析

    李立等著2017 年出版256 页ISBN:9787010173979

    本书对中国及西方民族志作出有意义的诠释,对民族志文本进行翔实的话语分析与叙述解读,归纳民族志文本的叙述特征和变化趋势。书稿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理论探究”分析民族志叙述模式的内在机制及流变脉络,从认识...

  • 影像的冲击力  新世纪中韩电视剧流变研究

    影像的冲击力 新世纪中韩电视剧流变研究

    张国涛,郑世明,崔玮著2014 年出版204 页ISBN:9787565708428

    1993年,一部名为《嫉妒》的韩国电视剧悄然登上了中国电视荧屏,拉开了中韩电视文化交流的帷幕。时至今日,以电视剧为主要载体的中韩电视文化交流已经走过了20年。本书意在通过梳理新世纪中韩两国电视剧的交流与...

  • The Answer  阿伦.艾弗森传

    The Answer 阿伦.艾弗森传

    张佳玮著2014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515511368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

  • 中国设计艺术史论

    中国设计艺术史论

    李立新著2011 年出版294 页ISBN:9787010102368

    中国设计艺术是工业革命前世界造物艺术史上最完整也是最成功的范例,以往对造物历史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工艺技术,本书立足于“设计艺术”的学科命名,凸显出造物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上编为历史研究,论述了中国设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