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继煌校订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长沙古本  伤寒杂病论

    长沙古本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述;刘世祯,刘瑞瀜校订;宋红旗等点校2016 年出版138 页ISBN:9787554213681

    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是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姊妹篇,似出于同一传本,但内容却不完全相同,有相互补证的价值,具有文献考据意义。较宋本《伤寒论》优胜之处颇多,故近年参考引证长沙古本以校注《伤寒论》的尚有不少...

  • 中医执业医师历年考点精编

    中医执业医师历年考点精编

    彭欣,高晓玲主编;李继彬,何艳新,楚若鹏等副主编2013 年出版763 页ISBN:7509163889

    本书按照中医执业医师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分析了历年考点,认真总结考试命题规律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在编写结构上分为重点提示、考点串讲和试题精选三部分。重点提示部分列出了该考试单元应该掌握的重点...

  • 开心一笑

    开心一笑

    李继尧,胡宗益主编2002 年出版487 页ISBN:7307034417

    《开心一笑》是编写给少年儿童的民间文学精品,也是送给家长们的开心果,呼唤你的童心回归。其内容,撷取人们不太多见的古今流传故事;其手法,大胆地走进前人未曾涉足的陌生地;其文字,诙谐、幽默、易读、易懂、易......

  •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与学习指南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与学习指南

    张申,庄景凡主编;龙友国,段如春,李继绸副主编;王海英,龙友国,付达华等编2011 年出版197 页ISBN:9787565900785

    本书是全国医学院校高职高专系列配套教材之一,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实验指导部分包括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12个基本实验项目,并对实验内容提出了具体教学要求,每一个实验项目在相应的位置上都留有空格,用于实验记...

  • 黄帝外经解要与直译  修订版

    黄帝外经解要与直译 修订版

    梅自强解要;廖冬晴直译;梅忠恕整理/校订2016 年出版377 页ISBN:9787222143029

    《阴符经》《内经》和《外经》三部著作是五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所著,是我中华民族的国粹瑰宝。三千多年来,《外经》形同失传。20世纪80年代,梅自强先生从偶得的《外经微言》的研究中,发现它可能就是寻觅三千多年不...

  • 美国崛起的舵手  西奥多·罗斯福 = THEODORE REX

    美国崛起的舵手 西奥多·罗斯福 = THEODORE REX

    (美)埃德蒙·莫里斯著;匡吉等译;张稚平校订2015 年出版610 页ISBN:9787540589813

    讲述了年仅42岁的西奥多·罗斯福从入主白宫的第一天,就让政要及报界领教了他的威严和机智,在出任总统的8年时间里终结了泡沫横飞的镀金时代,终结了骗子横行的资本丛林,终结了权钱议题的垄断巨兽,终结了闭关锁国...

  • 唐诗品汇  2

    唐诗品汇 2

    (明)高棅编纂;汪宗尼校订,葛景春,胡永杰点校2015 年出版906 页ISBN:9787101101898

    本书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诗歌选集,共一百卷。其中正集九十卷,拾遗十卷,选唐代诗人六百八十一人,诗作六千七百首。选诗按诗体排列,先古后律;每诗体之前,均有叙目,为该诗体总论,主要说明该诗体的来源,及在唐......

  • 唐诗品汇  5

    唐诗品汇 5

    (明)高棅编纂;汪宗尼校订,葛景春,胡永杰点校2015 年出版2481 页ISBN:9787101101898

    本书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诗歌选集,共一百卷。其中正集九十卷,拾遗十卷,选唐代诗人六百八十一人,诗作六千七百首。选诗按诗体排列,先古后律;每诗体之前,均有叙目,为该诗体总论,主要说明该诗体的来源,及在唐......

  • 唐诗品汇  3

    唐诗品汇 3

    (明)高棅编纂;汪宗尼校订,葛景春,胡永杰点校2015 年出版1430 页ISBN:9787101101898

    本书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诗歌选集,共一百卷。其中正集九十卷,拾遗十卷,选唐代诗人六百八十一人,诗作六千七百首。选诗按诗体排列,先古后律;每诗体之前,均有叙目,为该诗体总论,主要说明该诗体的来源,及在唐......

  • 唐诗品汇  1

    唐诗品汇 1

    (明)高棅编纂;汪宗尼校订,葛景春,胡永杰点校2015 年出版377 页ISBN:9787101101898

    本书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诗歌选集,共一百卷。其中正集九十卷,拾遗十卷,选唐代诗人六百八十一人,诗作六千七百首。选诗按诗体排列,先古后律;每诗体之前,均有叙目,为该诗体总论,主要说明该诗体的来源,及在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