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孔祥俊撰稿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知识产权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吴汉东主编;刘剑文等撰稿2000 年出版476 页ISBN:7301044429

    吴汉东,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著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中国区域著作权制度比较研究》等著...

  • 优良样板建筑工程观感实录点评  土建部分

    优良样板建筑工程观感实录点评 土建部分

    邓真明主编;许欣毅,周文辉撰稿;广州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主编2005 年出版222 页ISBN:7112070996

    本书从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检查及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验评过程中选出了现场实物照片,并以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本地区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文件为依据,对工艺特点、质量水平及观感质量等进行.....

  • 中国电影产业年报 The China film industry annual report 2005-2006

    中国电影产业年报 The China film industry annual report 2005-2006

    张会军,俞剑红编著;张崎等撰稿2006 年出版504 页ISBN:7106025526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电影产业的基本理念、运作模式、产业构成、生成规律,详细展示了2005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概况。

  • 公文写作手册

    公文写作手册

    濮育官撰稿2001 年出版289 页ISBN:7805956863

    《现代生活实用百科全书》包括:乌明桂撰稿《居室装饰手册》 任圆艳撰稿《实用万年历》 冯余晖撰稿《收藏指南》 冯新征撰稿《西乐鉴赏手册》 刘庆杰撰稿《西画技法大全》 刘铁军撰稿《家庭医...

  • 实用万年历

    实用万年历

    任圆艳撰稿2001 年出版317 页ISBN:7805956863

    《现代生活实用百科全书》包括:乌明桂撰稿《居室装饰手册》 任圆艳撰稿《实用万年历》 冯余晖撰稿《收藏指南》 冯新征撰稿《西乐鉴赏手册》 刘庆杰撰稿《西画技法大全》 刘铁军撰稿《家庭医...

  • 司考要点分科演练  2005年  1  法理学·法制史·宪法·法律职业道德

    司考要点分科演练 2005年 1 法理学·法制史·宪法·法律职业道德

    卫跃宁主编;于玲等撰稿2005 年出版97 页ISBN:7801449592

    本书内容为2005年司法考试模拟测试题,采用分科方式,围绕2005年司考大纲要点设计试题,并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讲解。

  • VxWorks驱动及分布式编程

    VxWorks驱动及分布式编程

    孔祥营,张保山,俞烈彬编著2007 年出版372 页ISBN:7508356454

    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两部分:驱动篇和分布式编程篇。驱动篇主要介绍了字符设备驱动、增强型网络设备驱动(END)以及WindML中文字库的设计和MicroWindows向VxWorks平台上的移植过程。字符设备驱动与END是两类最常见...

  • 从东瀛皇居到紫禁城  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从东瀛皇居到紫禁城 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孔祥吉,(日)村田雄二男著2011 年出版422 页ISBN:9787218068985

    本书主要讲述晚清时期中日两国关系史中的重要史事和人物。通过对中日两国档案的解读,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娓娓道来,叙事流畅,可读性甚强而无损于其严谨的学术性。当中包括对黄遵宪、伍廷芳...

  • 中华馆藏镇馆之宝丛书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中华馆藏镇馆之宝丛书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武玮主编;向祎,张俊儒副主编;武玮,向祎,张俊儒,刘丁辉撰稿;牛爱红摄影2016 年出版252 页ISBN:9787515339207

    河南博物院是中原腹地最大的现代化综合类博物馆,书中介绍的19件文物精品(分别是玉、陶、青铜、瓷、金银器……)展示了河南古代历史最为辉煌的文化艺术及科技成就,再现中原地区的文明进程与文化成果,从不同角度展...

  •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  童祥苓口述历史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 童祥苓口述历史

    童祥苓口述;冯绍霆撰稿2015 年出版242 页ISBN:9787545811469

    本书为上海文史研究馆策划的“口述历史丛书”中的一本,采取口述、整理的方式,展现个人的历史。童老通过讲述自四十年代拜师学艺,初涉梨园,与其二哥童寿苓、四姐童芷苓、小姐童葆苓一起使“童家班”扬名京剧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