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产权经济学新论

    产权经济学新论

    刘桂斌,刘勤著(湖南省湘潭大学商学院)2007 年出版261 页ISBN:9787010062303

    本书稿在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的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对以科斯、诺恩为代表的交易费用决定论的产权理论进行了新的详细论述。同时,从生产力发展与产权制度、产权理论的变迁演化过程出发,揭示了现阶段...

  • 2-3岁幼儿学习活动指导手册

    2-3岁幼儿学习活动指导手册

    Debby Cryer,Thelma Harms,Beth Bourland著;管倚,王荣译;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FPG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编2006 年出版325 页ISBN:753246895X

    本丛书的适用于早教专业人员的培训、早教机构的教师、新手父母。本丛书是FPG儿童发展中心研究人员历时多年编写而成的,并且经过17所日托中心的实际工作检验。因而,丛书中所有的活动方案都具有在真实教育场景...

  • 计算机网络  第2版

    计算机网络 第2版

    吴国新,吉逸(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08 年出版332 页ISBN:7040231247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反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概念...

  • 新闻采访教程

    新闻采访教程

    刘海贵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 年出版259 页ISBN:7309031164

    本书是一本新闻采访学的新编教材。它系统讲授了新闻采访的特点以及所必备的知识、方法,阐述了新闻工作的要求、条件,介绍了新闻采访在实施和运作过程中的种种策略和应变手段。作者还结合新闻实践的变化,对近年...

  • 化学工艺学

    化学工艺学

    黄仲九,房鼎业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01 年出版744 页ISBN:7040093308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着重在教材框架的重新构造、教学内容和推陈出新,并以反应单元为主线组织编写。将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有...

  • 中国历史地震图集 远古至元时期 The period from remote antiquity to the Yuan Dynasty

    中国历史地震图集 远古至元时期 The period from remote antiquity to the Yuan Dynasty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1990 年出版176 页ISBN:7503110122

  • 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  中西关系卷  第2册

    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 中西关系卷 第2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编2004 年出版944 页ISBN:7101043984

    本书辑录有关中国与西班牙外交关系档案806件,时间为同治三年至宣统三年,包括有国书、照会、条约、信函、电报等,内容涉及两国互设使领馆、呈递国书、通商贸易、案情审理、文化交流等。该史料出版为推动十九世...

  • 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  中西关系卷  第1册

    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 中西关系卷 第1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编2004 年出版448 页ISBN:7101043984

    本书辑录有关中国与西班牙外交关系档案806件,时间为同治三年至宣统三年,包括有国书、照会、条约、信函、电报等,内容涉及两国互设使领馆、呈递国书、通商贸易、案情审理、文化交流等。该史料出版为推动十九世...

  • 清华<em>大学</em>美术学院200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集  工业设计/陶瓷艺术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集 工业设计/陶瓷艺术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编2005 年出版58 页ISBN:7302098735

    本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的各类美术作品。作品代表国内艺术类院校一流的设计和创作水平,是相关艺术类院校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形象资料,有一定的学习和使用价值。...

  • 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对两个研究案例的一种科学编史学探讨

    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对两个研究案例的一种科学编史学探讨

    刘兵,章梅芳著(清华大学人文社科)2005 年出版237 页ISBN:7030152174

    本书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对性别研究和科技史研究均有意义,是一部科学编史学著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