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志刚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文博先驱沈之瑜传

    文博先驱沈之瑜传

    陈志强著2011 年出版337 页ISBN:9787807406518

    沈之瑜毕业于上海美术专业学校,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高足。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美术室主任,上海市社会文化管理处副处长、处长。在他主管上海美术界和社会文化工作期间,做了...

  • 物理化学讲义

    物理化学讲义

    彭笑刚著2012 年出版680 页ISBN:7040355450

    本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物理化学基础课教材,由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所著。全书从量子化学基础出发,通过统计热力学过渡到宏观物理化学理论框架,突出了溶液在化学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将化学动力学统一到热力学理论...

  • 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体系化构建

    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体系化构建

    志刚,郭旨龙著2013 年出版283 页ISBN:9787509348918

    过去10余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和规律伴随着网络的代际演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在犯罪中的地位几乎是伴随着网络的代际演变经历了同步演变,经历了从“犯罪对象”、“犯罪工具”发展到“犯罪空间”的三个...

  •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个性化成长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个性化成长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志刚2013 年出版308 页ISBN:9787567205185

    本书围绕示范性高职院校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提供较为广阔的前瞻性的理论思考,并结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个案展开调查分析。理论思考不仅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野,还吸收了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点精讲与真题详解  2015电力版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点精讲与真题详解 2015电力版

    王佳主编;陈志新副主编2015 年出版494 页ISBN:9787512371101

    本书是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2009年公布的最新考试大纲,结合考试的特点,组织曾多次参与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和教材编写,并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

    马志强,李玉丽,龚娇主编;崔天明,刘炜,张志刚副主编2014 年出版219 页ISBN:9787563540310

    本书作为配套教材的上机指导书,以实验为主,共分两大部分:上机实验和习题汇编,其中第一部分上机实验又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第3章Word2007字处理软件、第4章Excel ...

  • 2014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辅导教程  2014电力版

    2014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辅导教程 2014电力版

    陈志新主编2014 年出版371 页ISBN:9787512356795

    本书是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结合考试的特点,组织曾多次参与注册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并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专...

  • 全球化冲击下的国际收支失衡与治理  基于收入分配的视角

    全球化冲击下的国际收支失衡与治理 基于收入分配的视角

    陈志昂著2013 年出版251 页ISBN:9787513627030

    本书从全球化视角,研究在不对称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下全球失衡及其治理问题,认为当前金融危机是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自由化推动下,由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全球性供求失衡。从收入分配入手,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将是全球...

  • 第十五届华东五省一市粉末冶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第十五届华东五省一市粉末冶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程继贵主编;郑勇,夏玉海,严彪,韩建国,陈志信副主编2014 年出版315 页ISBN:9787565020025

    本论文集收集由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学会举办的第十五届会议经过精选的代表论文,围绕大会“创新驱动,行业升级;夯实基础,持续发展”的主题,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原料粉末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粉末冶金......

  • 文艺批评新视野丛书  空间的现代性想象  新时期文学中的城市景观书写

    文艺批评新视野丛书 空间的现代性想象 新时期文学中的城市景观书写

    黄继刚著2017 年出版255 页ISBN:9787307159327

    本书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将以景观书写为视角完成对“文学中城市”研究的历时性、共时性分析以及从总体特征到个案研究的全面梳理;对1978-2008这一时间节点以来的“文学中城市”进行宏观概括和深度挖掘;最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