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晓扬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英语口语教程  4  教师用书

    英语口语教程 4 教师用书

    姚保慧,谢楠主编;陈晓宁,丁肇芬副主编2010 年出版177 页ISBN:9787040287004

    本套书是一套以话题和功能为纲编写的口语教材。教材力图把学生置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学习。本教材内容覆盖面广,语言环境真实,情景意念生动有趣,语言范例...

  • 深度访谈 如何结交陌生人 how to make friends with strangers

    深度访谈 如何结交陌生人 how to make friends with strangers

    袁岳,范文,陈晓丽等著2006 年出版240 页ISBN:7111179889

    本书内容包括启动对话的策略,深度访谈的沟通策略等。

  • 防栓抗栓现代治疗策略

    防栓抗栓现代治疗策略

    周玉杰,葛均波,韩雅玲主编;卜聪亚,马长生,马涵英,方哲,王健龙,史冬梅,刘宇,闫振娴,吴小滢,张妍,张健,张丽洁,张维君,李曦,李月平,李艳芳,杜新平,周志2006 年出版242 页ISBN:711707440X

    本书应用现代医学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凝血与纤溶的生理机制和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及溶栓药物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各种抗凝药物的机制及临床应用,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同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防栓抗栓的治疗策略和...

  • 国画名师指导  写意花鸟  孙恩<em>扬</em>写意梅兰竹菊技法

    国画名师指导 写意花鸟 孙恩写意梅兰竹菊技法

    孙恩编著2015 年出版112 页ISBN:9787115374875

    本书是一本著名国画名师的优秀小写意国画教程,书中通过梅兰竹菊的案例介绍了常见小写意的技法技巧,每章的最后还提供了创作示例,同时还展示了众多成品,读者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技法,还可以参考成品的构图、意境、...

  • 城市与区域规划评论  2013.1  总第2期

    城市与区域规划评论 2013.1 总第2期

    翟国方,张京祥,王红主编2014 年出版125 页ISBN:9787305129148

    本书作为2013年度南京大学城市区域与城市规划方面研究的成果合辑,分为四个部分,一方面适应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当今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这两者相互依存、各有重心,是我国规划...

  • 相信自己是个勇敢的孩子

    相信自己是个勇敢的孩子

    (德)克里斯汀·荣格灵著;(德)·文卡姆普绘;谷秋实译2017 年出版28 页ISBN:9787518318674

    这是一本儿童绘本。本书主要讲述一名叫卡伊的小男孩儿因为没自信,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在幼儿园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他也因此更加自卑。卡伊的爷爷给了他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帮助卡伊找回自信,使他不...

  •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课本  1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课本 1

    陈晓辉编2009 年出版196 页ISBN:9787802004177

    本教材从教学要求和学习者的难点出发,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课文的注释,内容包括对文章中出现的重要人名、地名、概念、事件、引文及语言现象的讲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课.....

  •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课本  3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课本 3

    陈晓辉编2009 年出版261 页ISBN:9787802004191

    本教材从教学要求和学习者的难点出发,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课文的注释,内容包括对文章中出现的重要人名、地名、概念、事件、引文及语言现象的讲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课.....

  •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课本  4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课本 4

    陈晓辉编2009 年出版212 页ISBN:9787802004207

    本教材从教学要求和学习者的难点出发,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课文的注释,内容包括对文章中出现的重要人名、地名、概念、事件、引文及语言现象的讲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课.....

  •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教师用书

    大学汉语初级精读 教师用书

    陈晓辉编2009 年出版127 页ISBN:9787802005495

    本教材从教学要求和学习者的难点出发,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课文的注释,内容包括对文章中出现的重要人名、地名、概念、事件、引文及语言现象的讲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