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岸峰导读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和心理学  2001

    语言和心理学 2001

    (美)MARYMCGROARTY主编;张辉,张天伟导读2016 年出版287 页ISBN:9787100124843

    《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2001·语言和心理学》共收录14篇论文,分别论述了语言和心理学之间的演变联系,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年龄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语言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并介绍了...

  • 麦克白

    麦克白

    (英)威廉·莎士比亚原著;彭萍丛书主编;胡钰翎,沈忆文,徐阳;胡钰翎本书导读与注释2016 年出版126 页ISBN:9787515911366

    本书为英文注释读物,讲述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

  •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词注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词注评

    (宋)柳永著;谢桃坊导读;查明昊,卢净注2012 年出版174 页ISBN:9787532555840

    本书系《词·婉约系》丛书(暂名)之一种。柳永是北宋初期对宋词进行全面创新的词人。他以毕生精力作词,创制了大量慢词长调,在表现手法、意象组合、题材开拓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柳词多表现市民情调,尤其关注妓女...

  • 汉语句法的类型转变

    汉语句法的类型转变

    (法)徐丹(XUDNA)著;沈家煊,完权导读2014 年出版259 页ISBN:9787510082481

    本书专注于句法问题, 兼涉相关的音韵和文字问题, 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对比中观察到大量重要的语言事实, 并据以描述汉语所经历的类型转变。所采纳的语言类型学框架是全面的, 涵盖形态和语序两个方面。本...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师解读释疑  沈从文小说精选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师解读释疑 沈从文小说精选

    沈从文著;吴景明编选·注释·导读2012 年出版434 页ISBN:9787539179605

    本套丛书共10本:《鲁迅小说精选》《茅盾小说精选》《巴金小说精选》《老舍小说精选》《郁达夫小说精选》《沈从文小说精选》《萧红小说精选》《沈从文散文精选》《朱自清散文精选》《徐志摩散文精选》,以中学...

  • 西方经济学  名师<em>导读</em>版  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 名师导读版 微观部分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刘文忻导读;刘文忻,冯金华,尹伯成,吴汉洪编写2015 年出版369 页ISBN:9787300211558

    全书共分11章,对供给和需求、消费者选择、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初步、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论述。书稿内容编排合...

  • 中国文献学

    中国文献学

    张舜徽撰;姚伟钧导读2005 年出版319 页ISBN:7532541274

    本书为著名学者张舜徽先生的代表作。构建了中国文献学这一学科的体系、思想和方法,是中国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全书分为12篇、60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学的范围、任务、古代文献的流传、类别等重要...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师解读释疑  徐志摩散文精选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师解读释疑 徐志摩散文精选

    徐志摩著;李忠阳编选·注释·导读2012 年出版428 页ISBN:9787539179568

    本套丛书共10本:《鲁迅小说精选》《茅盾小说精选》《巴金小说精选》《老舍小说精选》《郁达夫小说精选》《沈从文小说精选》《萧红小说精选》《沈从文散文精选》《朱自清散文精选》《徐志摩散文精选》,以中学...

  • 朵云文库·学术经典  中国绘画史  文人画之价值

    朵云文库·学术经典 中国绘画史 文人画之价值

    陈师曾著;陈池喻导读2017 年出版194 页ISBN:9787547914366

    陈师曾1922年赴济南主讲《中国美术小史》,后由其门人俞剑华、苏吉亨整理出版,改书名为《中国绘画史》。全书提纲挈领介绍了三代以下至明清两代的绘画艺术历史,梳理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

  • 中国南洋交通史

    中国南洋交通史

    冯承钧撰;谢方导读2005 年出版229 页ISBN:7532541002

    “中西交通史”学科创立于1930年代。冯承钧先生可以说是毕生以“中西交通史”为其治学方向,译著宏富。《中国南洋交通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与同时期的研究多偏重西北陆上对外交通不同,该书是以中国汉代至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