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阿德尔·埃尔-安萨瑞(Adel El-Ansary)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钢琴教师

    钢琴教师

    (奥)埃夫丽德·耶利内克著;宁瑛,郑华汉译2017 年出版269 页ISBN:753021621X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外国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获得了夏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如何被扭曲和情爱如...

  • 给女孩的魅力手册:大大咧咧的傻妞不流行了,做淑女才有竞争力!

    给女孩的魅力手册:大大咧咧的傻妞不流行了,做淑女才有竞争力!

    (英)萨莉·杰弗2009 年出版175 页ISBN:9787561344514

    本书用大量插图告诉男孩不论是在城市还是野外,如何避免危险,对付灾害的各种实用技巧,以及提高生活趣味的小游戏。

  • 外商投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劳动合同法》实施与企业相关问题解答

    外商投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劳动合同法》实施与企业相关问题解答

    陈良编著2008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508459509

    本书作者通过全书250个问答题,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做了科学的分析与解答。除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外,还介绍了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外商投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有关...

  • 人际沟通分析学  一种有效提升交往能力的心理学理论

    人际沟通分析学 一种有效提升交往能力的心理学理论

    (中)杨眉,()托马斯·欧嘉2013 年出版250 页ISBN:9787300169217

    本书系作者多年在高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该书介绍了西方心理学理论之一“人际沟通分析学”(简称TA),该理论涉及如下基本概念:自我状态、生活定位、安抚、漠视、生活脚本、沟通方式、心理游戏、再决定。此书的特...

  • 日本世情  日汉对照

    日本世情 日汉对照

    (日)佐佐木枝著;陆泽军,赵军民编译1995 年出版331 页ISBN:7560009530

    本书原是日本横滨大学佐佐木枝教授为赴日留学人员和驻日使馆人员编写的日语教材,自1987年北星堂书店初版以来,至今已重版数次,深受读者喜爱。书中内容涉及日本社会、文化、气侯、风俗、产业、经济等11个方面...

  • <em>阿德</em>勒心理学讲义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阿德勒著;吴书榆译2015 年出版255 页ISBN:9789866031687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談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經典◎忠於原典全新翻譯,最為貼近大師的思想與智慧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趨完美!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首度將「補償作用」運用於心...

  • 箭术与禅心  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

    箭术与禅心 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

    奥根·赫立格著;鲁宓译2018 年出版92 页ISBN:9787551818667

    为了追求生命的真义,德国哲学家赫立格远赴日本学禅。他追随弓圣阿波研造,修行箭术,但习箭的每一个阶段对他而言都是一个困境,仿佛一则则无解的公案。在师父的引导下,他逐渐放下自我的投射,体验了“当下的真心.....

  • 燕子和春天  燕子为什么不会宣告春天的到来

    燕子和春天 燕子为什么不会宣告春天的到来

    (法)米夏埃·埃斯科菲耶文;(法)克里斯·迪·贾科莫图;萧萍,萧晶译2018 年出版35 页ISBN:7556073904

    《燕子和春天》是一套由法国著名作家米夏埃?埃斯科菲耶和插画家克里斯?迪?贾科莫联袂创作的经典图画书。为什么燕子不会宣告春天的到来?为什么蝙蝠总是在黑夜里东游西荡?带着这些问题,本套绘本会引导孩子们走.....

  • 中医药学概论  第2版  供中药类、临床药学、经管类专业用

    中医药学概论 第2版 供中药类、临床药学、经管类专业用

    郭姣主编;潘毅,张金莲,王诗源副主编;王秋,杨芳,张凤等编2015 年出版467 页ISBN:9787506774451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编写而成。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概述,并根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最新变化,调整了重点和难点。本书可...

  • 参与的胜利  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

    参与的胜利 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

    (美)亨利·詹金斯著;(日)伊藤子,(美)丹娜·博伊德著;高芳芳译2017 年出版224 页ISBN:9787308166317

    本书的作者们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伊藤子(Mizuko Ito)及丹娜·博伊德(danah boyd)成长于“参与文化”兴起的不同年代,在相关学术研究上也有不同的导向和历史。本书内容反映了三位作者以往有关青少年实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