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唐·舒尔茨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证券卖空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管问题研究

    证券卖空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管问题研究

    罗黎平2017 年出版209 页ISBN:9787520305334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证券市场卖空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管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1CGL023),最终成果为学术专《证券卖空交易信息披露与监管问题研究》。在卖空交易信息披露的利弊依然存有争议的背景下,对于依...

  • 气韵  隋<em>唐</em>以前汉梵艺术精神之会通与融合

    气韵 隋以前汉梵艺术精神之会通与融合

    韩刚2016 年出版388 页ISBN:9787010167138

    本书以南朝梁谢赫“六法”中“气韵”渊源为切入点,以汉、梵思想(儒、道、释等)起承转合、和合出新的动态变化过程为中心展开论述,追寻中国艺术精神的抟成之迹。全书分为三编:上编论述西晋之前汉、梵艺术精神会通...

  • 信仰的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信仰的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本书编写组2016 年出版145 页ISBN:9787503555534

    信仰就是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本书探讨了如何坚守共产党人的科学信仰等问题,阐释了为什么要信仰和怎样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信仰...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思路、难点与制度建设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思路、难点与制度建设

    宋志红2017 年出版428 页ISBN:9787300233536

    本书围绕农村土地制度该如何改革这一话题分为八章展开。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体问题的探讨,介绍中央最新改革政策、梳理学术界对改革思路的主要争议,并在此基础上解读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

  • 帝国的崩溃 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末日 Hitler und das Ende des Dritten Reiches

    帝国的崩溃 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末日 Hitler und das Ende des Dritten Reiches

    (德)约阿希姆·费斯特(Joachim Fest);陈晓春译2005 年出版212 页ISBN:7542621378

    本书作者描写了希特勒与其纳粹帝国崩溃的最后阶段的过程,从苏联红军围攻柏林开始,直到希特勒在地堡里自杀,纳粹德国宣布投降;并提出了人性、极端民族主义等令人深思的问题。...

  • 徽州刻书

    徽州刻书

    徐学林;吴广民等摄影2005 年出版251 页ISBN:721202581X

    为总结20世纪以来徽州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作出新的探索与研究,安徽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全国素有研究的徽学专家、学者40余人,规划和实施了《徽州文化全书》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书内容博...

  •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析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析

    朱俊杰,范湘涛,杜小平2014 年出版184 页ISBN:9787030404732

    本书以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为主线,阐述了其发展历程、相关概念与相关学科关系,其中对空间数据的图像分割与多尺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总结了特征计算方法与图像对象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

  • 福尔摩斯探案集  2  四签名谜案&回忆录

    福尔摩斯探案集 2 四签名谜案&回忆录

    (英)柯南·道尔2014 年出版186 页ISBN:9787518003129

    本书由福尔摩斯经典长篇小说《四签名》和《回忆录》(1892~1893)中的非常精彩的7个短篇组成。《四签名》一案里,英国的梅丽·摩斯坦小姐在她的父亲失踪后,每年都会收到一个匿名包裹,包裹里装着一颗稀有的珠子。而...

  • 马克思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理论研究

    马克思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理论研究

    何玲玲2014 年出版222 页ISBN:9787010132082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旗帜鲜明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表明党...

  • 大树画册  1940年文艺新潮社版

    大树画册 1940年文艺新潮社版

    丰子恺2014 年出版32 页ISBN:9787511016065

    自“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畜道横行,惨状遍布于神州,触目惊心。作者在逃难途中亲眼目睹,但又无力反抗,救乡民于水火。只能拿起画笔,抨击侵略者暴行。作者因受弘一大师影响,爱物惜生,在绘画《护生画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