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奥凯恩M.杰森(JasonM.O)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野蛮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野蛮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基思·罗威 (Keith Lowe),黎英亮2015 年出版527 页ISBN:978750977277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一片混乱。地形地貌被彻底改变,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数千万人惨遭屠戮。在欧洲大陆绝大多数地方,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机构——比如警察、传媒、交通、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要么付之阙...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  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 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

    倪小敏2015 年出版230 页ISBN:9787516160886

    本书列入浙江省2012年度后期资助项目。本书纵观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发展历程,其目标的转移明显呈现出阶段发展的特征,并表现出独特的特点:英国党派的意识形态对教育公平政策目标的影响日渐淡化;英国学术界不...

  •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全书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全书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全书》编委会编译2014 年出版344 页ISBN:9787512707924

    本书为公版书“蒙台梭利”系列精选集。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科学、适当地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为我们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神秘面纱。她一生致力于...

  • 林纾翻译研究  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翻译研究 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杨丽华2015 年出版169 页ISBN:9787516160633

    林纾是近代文学翻译史上的先驱人物,开创了文学翻译的局面,使外国文学的翻译成为自觉。本研究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对林译小说做一个以接受语境和译者文化取向为导向的研究。研究从费氏所构建的三个...

  •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下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下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何茂正,冯华英译2003 年出版922 页ISBN:7540215143

    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大师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一1881)创作了《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一系列杰出的作品...

  • 博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列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第2版

    博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列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第2版

    倪世雄2018 年出版508 页ISBN:9787309136326

    本书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三次大论战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前后时间跨度为80年,内容涵盖西方近十个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几十种有影响的理论观点。包...

  • 省委书记 K省纪事

    省委书记 K省纪事

    陆天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2002 年出版510 页ISBN:753132430X

    《省委书记》是名作陆天明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后又一部史诗般的现实主义巨。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表现我国当代高层政治生活和高层政治人物的长篇小说。作家以史家的气魄、恢宏的气势、悬念迭出...

  • 闲话闲说  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闲话闲说 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阿城1998 年出版187 页ISBN:7506312913

    闲话闲说 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 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

  • 人生百味系列丛书  仕途篇

    人生百味系列丛书 仕途篇

    梁麦秋1999 年出版136 页ISBN:7800945227

    《人生百味》共分为女人篇、男人篇、家庭篇、交际篇、健身篇、修性篇、仕途篇、经商篇、趣事篇、育子篇等十册。这十篇可谓洋洋洒洒,百味俱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知识性。该书的内容涉及到人生...

  • 学者的人间情怀  跨世纪的文化选择

    学者的人间情怀 跨世纪的文化选择

    陈平原2007 年出版245 页ISBN:7108027658

    在我先后出版的十几种随笔集中,《学者的人间情怀》一书印数不多,影响却是最大的。十年前由珠海出版社初刊,印数五千,此后未再重印,但不时能在论者的引述或评议中露一露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为书题的那篇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