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KevinBudd审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景观生态学在森林管理和保护中的应用 全球变化中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英文

    景观生态学在森林管理和保护中的应用 全球变化中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英文

    )李超,(意)拉福尔泰扎,(美)陈吉泉主编2010 年出版403 页ISBN:7040291360

  • 城市的精神  2  包容与认同

    城市的精神 2 包容与认同

    )贝淡宁,(以)艾维纳著;刘勇军译2017 年出版437 页ISBN:9787229124304

    在《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后,为展现更多城市的特质,也为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贝淡宁和艾维纳邀请全球多位知名学者撰写十四个他们所熟悉的城市的精神。学者们以个人经...

  • 全球治理中的新兴国家  来自海利根达姆进程的经验

    全球治理中的新兴国家 来自海利根达姆进程的经验

    )安德鲁·F·库珀等著2009 年出版373 页ISBN:9787208087057

    进入21世纪的近十年来,南方世界大国在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崛起,将会对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产生多重、连锁的影响逐渐变得显而易见。在《全球治理中的新兴国家》一书中,杰出的国际关系专家们检视了在可能的八国集...

  • 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灾害及安全  威胁、挑战、缺陷和风险

    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灾害及安全 威胁、挑战、缺陷和风险

    (德)汉斯·冈特·布劳赫;(墨)乌尔苏拉·奥斯瓦尔德·施普林;(波)切斯瓦夫·梅斯什等编2015 年出版384 页ISBN:9787553306568

    这是一本在德国出版的关于和平学讨论的著作合集。作者们围绕全球环境变化这一主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讨论。内容涉及核武器、人类问题、外交政策、国际环境变化与怎样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等等。本书探讨了对于联...

  • 兴隆场  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  1940-1942

    兴隆场 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 1940-1942

    )伊莎白,俞锡玑著2013 年出版383 页ISBN:9787101080346

    《兴隆场》是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Brown)与中国合作者俞锡玑在四川重庆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以日记的形式,全面、客观地...

  • 这片开裂的土地印度生态史

    这片开裂的土地印度生态史

    (印)吉尔,(印)古哈著2012 年出版175 页ISBN:9787511111128

    《这片开裂的土地:印度生态史》分为三大部分,总共八章内容。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针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范畴的局限,引入了“资源利用模式”这一概念。作者抓住人类社会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以生态学视角,依次阐述了....

  • 火与烬  政治中的成与败

    火与烬 政治中的成与败

    )叶礼庭著;黄天磊译2017 年出版214 页ISBN:9787511733689

    2005年,执教哈佛的著名学者叶礼庭突然决定回到拿大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愿出任拿大自由党党魁,期望能率领自由党取代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并成为下届总理。但棘手问题接踵而至:民众对自由党的信任度连年下跌,众...

  • 创新中国教育  一个耶鲁毕业的华侨在中国的教育历程

    创新中国教育 一个耶鲁毕业的华侨在中国的教育历程

    )江学勤著2014 年出版187 页ISBN:9787511720726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严谨的结构记述了作者在中国教育改革之路上的成功和失败,目的是希望让中国的家长、老师、学生以及更多对中国教育感兴趣的人们明白,在当今的中国为什么改革如此重要,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

  • 当代符号学译丛  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当代符号学译丛 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达内西著;孟登迎,王行坤译2011 年出版123 页ISBN:9787540852269

    该书以“酷”为主题词,围绕着什么是酷态这一问题,用符号学的方法剖析了青春期的本质,考察了青春期的生成、进化过程和未来走向。该书在“现代”的语境下考察的青春期对当代或以“后现代”视角为视角切入来回顾...

  • 所谓世间  那就是你

    所谓世间 那就是你

    (日)太宰治,冈本乃子,织田作之助等著2018 年出版249 页ISBN:9787201139487

    本书是文集,精选近代日本文豪的六篇文章,都是专门写女性的短篇小说。其中有被日本列入中学教材的名篇《家灵》,有太宰治的名篇《维庸之妻》《女生徒》等世界文学的上乘之作。不管是日本文学还是中国文学,其内在...

返回顶部